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
小题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
小题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巴西生产的技术力量较美国要不雄厚,A错。巴西的气候条件与美国都适于大豆生长,并梅雨更优越,B错。巴西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美国丰富,因此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C对。巴西劳动力较充足,但无法增加大豆总产量的潜力,D错。
小题2:与美国相比,巴西大豆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较低,A错。科技投入较少,B错。劳动生产率较低,C错。劳动力价格较低,D对。
小题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加大科技投入,要积极培育优良品种,A对。
举一反三
读中亚局部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箭头代表的是某种生态问题的扩散,该生态问题是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泥石流
小题2:该区域农业生产中的限制因素是
A.光照B.水源C.热量D.地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是孕育渭河平原的主力。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及黄河壶口瀑布景观图。图中阴影部分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被
称为“旱腰带”。

材料2:葡萄是喜光作物,适宜在坡地上栽培,水热系数(K值)是影响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其计算公式:K=(∑P/∑t)×10,其中K为水热系数,∑P为4-9月的降水量,∑t为温度≥10℃(4-9 月期间的积温)。下左图为位于“旱腰带”的咸阳乾县、咸阳礼泉县及法国波尔图三个地点的∑P、∑t资料,下右图为k值与葡萄品质的关系图。

(1)渭河流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河段,瀑布流向与此河段的整体流向一致,图中照片的拍摄者此时正位于         省(简称)境内。
(2)分析材料二,反映影响葡萄质量的主要因素是                    ,咸阳乾县、咸阳礼泉县及法国波尔图三地葡萄品质最优的是                       
(3)近几年,“旱腰带”地区葡萄种植面积扩大,农民经济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试分析“旱腰带”地区的优势气候条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沿110°E经线地区日平均气温≥10 ℃的积温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所跨纬度相同,其中日平均气温≥10 ℃的积温随纬度变化最小的一组是(  )。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图中⑤所示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   (  )。
A.热带,可可豆、水稻B.亚热带,水稻、油菜
C.暖温带,谷子、棉花D.中温带,小麦、甜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1: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2:

(1)图丙北部平原地区春季土壤旱情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2)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分析三个区域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2分)
(3)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正积极筹备风力发电场。分析两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4)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4分)
(5)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材料一:图7为云南省区域图。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元阳、绿春、金平等县,是当地人民利用自然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
材料二:云南是普洱茶的故乡。其主产区为云南思茅、西双版纳两个地带,这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面积广。普洱茶是采用云南大叶种鲜叶经“***青”、‘揉捻”、“干燥”、“渥堆”等工序加工而成。它以历史悠久、品质风格独特、药效显著而斐声中外,产品畅销国内及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1)云南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云南省省会昆明市四季如春的原因    
                                   。(6分)
(2)红河哈尼梯田规模巨大,梯田主要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是        ,当地农民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4分)
(3)分析云南发展普洱茶产业的区位优势。(8分)
(4)从2010年到2013年,云南连续四年出现严重干旱,红河哈尼梯田却没有受到大旱的影响,试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解释其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