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下图)。材料二:

(2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下图)。材料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下图)。

材料二: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雷州半岛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上图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________ (2分)。请你列举并说明上图中适合茶树生长的三个自然区位条件(6分)。
(2)读下图A,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
(3)读下图B,说明种植速生桉后当地自然环境的变化的情况(6分)。
(4)简述该地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8分)。
答案
(共28分)
(1)乙地(2分)。乙地位于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地形为低山、丘陵;土壤为酸性红壤。(答对任意三个观点可得6分)
(2)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2分)。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4分)。
(3)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地下水位下降(6分)。
(4)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发展造纸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干中有“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乙在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量在800以上,从等高线图中可看出为低山丘陵地区,排水条件良好,而且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多为酸性的红壤,适合茶树生长。
(2)沼泽水属于地表水的范畴,地表水的补给有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等。设问中问的是最稳定的补给水源,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一般都有季节变化,特别是我国季风区,变化更大,因此地下水是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提取图像信息,该沼泽地处山前地势平缓地带,地下水位浅且海拔较低,而山坡上地下水位较高,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地下径流可补给水位低的沼泽区。而山坡上有天然次生林和灌丛,在雨季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将雨水转化为地下水储存下来,再通过地下径流补给山前沼泽,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3)从示意图中提取信息,桉树种植前,当地山坡上有大量天然次生林和灌丛,山前有大面积沼泽,地下水位较高。从文字材料中获取“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可知,种植桉树后,由于桉树大量大量吸收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沼泽面积减小,次生林和灌丛因水分供应不足而消失。
(4)从文字材料中可以获取信息“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因此可为造纸业提供丰富的原料,是良好的造纸原料,而且发展一种产业(造纸业),还会产生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产值,发展地方经济等一系列社会、经济效益。
举一反三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位于云南南部元江谷地,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水稻梯田景观具有生产、生态、文化与极高的美学价值,已列入中国世界遗产的备选地。


(1)结合材料,分析哈尼族形成“种树在山上,居住在山腰,种田在山下”格局的生态意义。(10分)
(2)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元阳梯田山下的元江河谷为热带的原因是什么?依据其自然条件特点分析河谷地带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小题。

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距海远近
C.季风风向D.纬度位置
小题2: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是(  )
A.铁矿B.水能
C.石油D.草原
小题3:甲地主要农业类型是(  )
A.种植业B.林业
C.牧业D.农、牧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江西省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建设成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结合下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农作物属于该农业生产基地的是(  )
A.冬小麦和高粱     B.春小麦和玉米
C.水稻和油菜D.谷子和大豆
小题2:限制该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最大生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土地盐渍化和低洼易涝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小题3: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①地开挖鱼塘,发展水产养殖业
B.②地修建水平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②地发展立体农业
D.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9分)
材料1:2012年9月19日上午,2012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暨2012第八届昆明冷亚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材料2:“云南区域轮廓图”。

材料3:昆明和荷兰花卉生产各项条件的贡献率(%)
指标
气候等
自然条件
劳动力
冷藏
保鲜
机械化科技
鲜切花水
平及广告等
昆明
50
30
10
5
5
荷兰
40
5
20
20
15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云南省的主要气候特征。(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昆明发展花卉生产的有利条件。(8分)
(3)根据材料3,分析促进昆明花卉生产的措施。(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1:“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2:
 
(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6分)
(2)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6分)
(3)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2分)
(4)说说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