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中科院发布《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1.3%,首次突破50%。这必将引起未来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2年10月31日,中科院发布《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1.3%,首次突破50%。这必将引起未来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重大的指标性信号,据此回答题。 小题1:关于城市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增加 |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 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 小题2:一位同学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合理的是( )A.交通拥挤----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 | B.住房紧张----盖高层建筑,向市中心发展 | C.环境污染严重----通过行政手段严禁重工业发展 | D.城市规模无限扩大----控制城市中心区规模,建设卫星城 |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包括: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地域面积扩大;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故选C项。 小题2: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将加大城市交通的压力,A错误;盖高层建筑,向市中心发展将使人口密度上升,市中心环境质量进一步下降,B错误;严禁工业的发展明显不合理,C错误。将大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和工业向卫星城转移是缓解大城市中心区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D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城市化的主要标志,调用课本相关内容,结合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分析,注意解决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举一反三
江苏大力推进产业转移,苏南腾笼,苏北引凤。 小题1:苏北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最大优势是 ( )A.交通便利 | B.市场广阔 | C.科技水平高 | D.劳动力、土地价格低 | 小题2:产业转移对苏南、苏北地区的影响是 ( )A.不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 B.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 C.不会对苏南、苏北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 D.促进苏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降低了苏南的城市化水平 |
|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回答题。
小题1:由图判断,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小题3:按照区域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是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日本工业化率 | B.②——中国工业化率 | C.③——日本城市化率 | D.④——中国城市化率 | 小题2: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于日本 | B.日本工业生产总值呈现下降趋势 | C.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相适应 | D.日本工业化水平高于中国 |
|
深圳将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深圳宝安、龙岗两区现有的27万农村人口,也是深圳最后的27万农民,将全部“洗脚上田”,完成从“村里人”到“城里人”的身份转换。据此回答题 小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城市化改造重要的措施之一是把农民房拆掉,将原来的8层变成了30层 | B.保留原来的农村教育、医疗、工业措施管理、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管理方式等一整套模式 | C.通过城中村改造来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农民一次性办理“农转非” | D.把过于多元化的现代服务业为支柱的经济逐步向私房出租为主要模式的物业经济转变 | 小题2:参考江苏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得措施,下列适合深圳的有( )A.依靠农村、服务农村、联合农村、做大农村产业 | B.深圳城市规模过大,转变思路,把城市居民逐步向农村转移 | C.行政区划调整是加快深圳城市化最有力度的措施,如龙岗、宝安区 | D.加快大型龙头企业发展,尤其是钢铁、汽车、化工等大型企业的发展 |
|
读“长江三角洲略图”和”珠江三角洲略图”,回答问题。
(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_。(2分) (2)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分两个阶段,1979年至1990年的主导产业是 ;20世纪90年代后,与长三角相比,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