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一2010)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是我国中部崛起战

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一2010)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是我国中部崛起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一2010)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区。根据图l、2、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l)一(5)题。

图1中部六省位置示意图

图2三大地区GDP比重增幅图

图3六省面积、人口、耕地及主要农产品占全国比重图
(1)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根据图2,可以体现这种说法的依据有哪些?
(2)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填正确项字母)。
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B.与东部地区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
E.“中部崛起”战略尚未实施
(3)下列关于各省工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多选)
A.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
B.位于湖北的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
C.河南、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
D.湖南、江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5)分析该区域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答案
(1)依据:①中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下降;②在三大地区中,中部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最小。(2)BE(3)ABD
(4)优势:①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气候资源丰富);②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有大面积的平原,如都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等)。
不利因素:①降水季节变化大(变率大),多洪涝、干旱灾害;②初春、冬季多寒潮;③水土流失严重。
(5)意义:①该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30%以上;②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我国小麦和稻米主产地)。
解析
第(l)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两个时段内,东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增幅最大,西部地区增幅较小,而中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呈下降趋势,故提出了中部塌陷这种说法。第(2)题,注意审题,强调影响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虽不如东部地区发达,但比西部地区便利。故A、D错误。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不符合题意,故C错。政策及城市群的带动能力(如沪宁杭地区在东部地区中起到龙头作用)是影响中部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故B、E正确。第(3)题,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有煤都之称,故A正确。三峡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故B正确。河南、安徽不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这两省工业少,科研能力也不如上海等地,故C错。湖南、江西位于南方地区,有色金属储量丰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故D正确。第(4)题,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结合该区域的特征分析即可。气候:该地区为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期,这是优势条件,但季风气候有其不稳定性,(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较大)多洪涝、干旱及寒潮灾害,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劣势。地形、土壤方面:该区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是优势,但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是不利因素。第(5)题,注意图表分析,从图3中可以看出,六省耕地面积较大,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六省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的30%以上,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
举一反三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印刷工业生产能力已超过美国东北部。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印别工业和造纸工业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l)珠江三角洲印刷业迅速发展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珠江三角洲丰富的造纸原料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可实现农产品和加工业的废物利用。(2分)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发展造纸业时,针对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据此并结合图分析回答问题。

(l)试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的原因。
(2)90年代以来,“珠三角”工业区位条件发生了什么深刻的变化而导致“前店后厂”格局逐渐改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1)从地质作用看,长江三角洲主要是由流水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从理论上分析,图中甲岛有不断向岸____(南或北)靠拢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了我国最完善的城市体系,其中是________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属于甲、乙、丙三种模式中的____类型。

(3)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区域,试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广东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1一2题。

小题1: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①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②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匾乏
③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      ④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①以旅游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以出日加工工业为主      ④以金融、服务业为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毗邻香港,靠近东南亚
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
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