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题: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由于干旱地区地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题: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由于干旱地区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题:

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在气候较干旱的草原地区,农牧业活动往往围绕水源地开展,草原中的水井所在地由于有较多的水源,农牧业活动多,对周围植被造成较大破坏,从而出现以水井为中心的沙地现象。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应注意比较甲乙两图自然环境的差异,进而分析不同的人类活动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和相关示意图,并分析回答: (12分)
2001年4月7日,吉林白城北郊岭下镇发生了一次强沙尘暴,据电视台介绍这次沙尘暴从早上7点10分开始到晚上7点才结束,涉及内蒙古的中部、东部,黑龙江南部和吉林大部。


(1)按干湿区的划分,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区。
(2)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在“农田防线示意图”中沙丘上空的风向画上箭头。
(4)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而言,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移已营造了“三北”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生态效益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用相应的字母填入下列结构框图中。(每空只能填一项)
A.土地盐渍化B.下游季节河水位上升C.下游季节河径流量减少
D.绿洲沼泽化 (E)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处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a处通常用做耕地
B.c处应大力植树造林
C.b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
D.d处宜打坝建库
小题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不正确的做法是(  )
①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②利用沟底谷地,扩大种植业
③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④采用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题∶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小题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我国气候有变***趋势
小题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小题3:当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下列地理现象较为合理的是
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B.正是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
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快的季节D.南半球大陆气温比海洋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记载历史上甘肃省民勤县曾是由石羊河冲积而形成狭长、平坦的绿洲带。而今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从东、北、西三面合围民勤,当地的人们为了生活和灌溉,不得不抽取地下水。据此回答题。
小题1:石羊河的流向主要为
A.自南向北B.自西向东C.自北向南D.自东向西
小题2:石羊河的汛期主要出现在
A.春季B.春季和夏季C.夏季D.夏季和秋季
小题3:民勤县的绿洲带,其分布属于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分布
小题4:当前该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①流水侵蚀 ②风力侵蚀 ③流水堆积 ④风力堆积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小题5:该绿洲周围自然植被大量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垦殖B.过度开采地下水
C.气候干旱严重D.过度樵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安固里淖”,史称鸳鸯泺,是华北第一大高原内陆湖,草原面积23万亩,水域10万亩,曾经水草丰美,鹅雁栖息。短短几年时间,碧波荡漾的安固里淖从10万亩的水域面积就锐减到不足千亩,直至2004年冬季彻底干涸。回答题。
小题1:而今,当地群众说“坡地风舔了,滩地起碱了,生活危险了”,这反映了当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
①土地沙漠化②土壤盐碱化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水土流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小题2:造成“安固里淖”干涸的原因可能有(   )
①连续多年气候大旱②严重超采地下水 ③蒸发量增大 ④湖泊旅游业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