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1一13题。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1一13题。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1一13题。

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
C.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
D.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
小题2:在乙地区,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迹象的是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小题3: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解析

小题1:本组题以人类活动为切入点,考查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荒漠化。甲地有水井,牲畜饮水和农牧业过度用水导致植被死亡,土地沙化。
小题2:绿洲萎缩说明气候干燥、蒸发作用强烈,土壤盐碱化。
小题3:贫困迫使旱地居民无可选择地以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尽可能地开发现有的极少资源。因此,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举一反三
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三地纬度差别不太大,吐鲁番纬度略高,但气温却高于其他两地,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由图中信息不难判断,制约我国西北农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____条件,该地伏最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2分)
(3)读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状况图(二)回答20世纪六七十年代荒漠化的发展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十年代后期与六七十年代相比,这些受荒漠化危害的农田面积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由这种变化使我们获得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15分)

(1)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该地区淹没在沙漠中的古代文明遗址有____________。(2分)
(2)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④⑤地区也是我国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酸雨对土壤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为该地区酸雨的防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用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 ( )
A.黄土高原地区B.华北平原地区
C.西北内陆地区D.南方低山丘陵区
小题2:.为避免该区域土地的进一步退化,下列做法合理有效的是               ( )
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乱砍滥伐
D.广泛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洞庭湖变迁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湿地常被人们称为“地球之________”、“生命的________”、“鸟类的________”。
小题2:产生由甲到乙变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淤积十分严重,人为原因是大规模的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导致我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