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地震,地震摧毁了首都太子港大量房屋、造成300万人流离失所,十几万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地震,地震摧毁了首都太子港大量房屋、造成300万人流离失所,十几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地震,地震摧毁了首都太子港大量房屋、造成300万人流离失所,十几万人丧生。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属于地震频发区。此次地震震源仅位于地下10千米左右,震中位于首都太子港西南约16千米处,这儿人口密集,房屋质量不佳,一旦发生强震,很难避免灾难。
材料二 中国泥石流成因的地域差异:
区域
成因类型
特点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区
冰川泥石流
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
川滇山地
降水泥石流
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
黄土高原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频繁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
华北和东北地区
暴雨引发的泥石流
频率低,但规模大且凶猛
(1)结合材料一分析海地地震灾情严重的地理原因。(3分)
(2)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多发的主要原因。(4分)
(3)为了防治川滇山地频发的泥石流,列举人类正确的工程性防御措施。(3分)
答案

(1)震级高;震源浅;大城市(首都太子港)离震中近;地面建筑物质量差等(每点1分,最多3分)。
(2)地表崎岖(或坡度较大);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土体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或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严重)(每点1分,最多4分)。
(3)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或保护好天然植被,多营造人工植被;或植树种草;或退耕还林换草);建坡面排水工程;建阻挡坝(隔栅坝)等。(每点1分,共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和抗震能力是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2)土质疏松加上多暴雨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基础因素,人口迅速增长引起的植被破坏和其他的一些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如大规模开矿等)是主要因素。
(3)保护和营造森林以涵养水源,减轻暴雨危害;修建排水工程,减轻暴雨对坡面的充刷;修筑堤坝拦水蓄沙,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地区的危害。
举一反三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中国和日本两国地震死亡人数比较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中国历次大地震中死亡人数差异较大,除震级和震源深度外还受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请指出其它主要的自然因素。(6分)
(2)比较图示时间内中国和日本地震死亡人数特点的差异,并分析原因。(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定稿题)
图示区域时常发生季节性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洪峰消退。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该区域季节性洪水“一日一峰”的形成原因。(4分)
(2)简述季节性洪水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危害。(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地质、地形的角度简要分析该地发生滑坡的原因。(6分)
(2)据图说明该处滑坡造成的主要危害。(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地理——自然灾害】
蝗灾是指由蝗虫引起的灾害。蝗虫性喜温暖干燥环境。2013年7月中旬至8月,湖南省中部、北部、西南部发生大面积竹蝗灾害,造成大面积竹林枯死。下图为7、8月份全国高温区域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湖南竹蝗灾害发生的原因。(4分)
(2)列举预防与治理竹蝗灾害的措施。(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沙尘暴 (sand duststorm) ,沙暴与尘暴的总称,是一种多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天气现象,由强风刮起干燥地表上的松软沙土和尘埃形成,其导致空气混浊,能见度变低。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小题2: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