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正确反映地震烈度、震级与震中距关系的是(     )

图中正确反映地震烈度、震级与震中距关系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中正确反映地震烈度、震级与震中距关系的是(     )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要掌握地震的基本概念即可作答。地震属于地质灾害,相关知识表解而下:
 
地  震
概念和形成原因
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
构造地震基本概念
①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②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
③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④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⑤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特点
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危害大
震级
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
注意:A、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C、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烈度
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注意:A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影响烈度的因素
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举一反三
下列可能促使泥石流发生的人类活动是 (     )
A.围湖造田B.陡坡修筑梯田
C.垦殖草原D.过度抽取地下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那种灾害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     )
A.地震   B.台风  C.寒潮 D.蝗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B.滑坡是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C.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D.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小题2: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滑坡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地震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此次地震产生的原因。
(2)结合震区自然环境状况,指出震后可能引发的次生自然灾害。
(3)请说出政府为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应采取的对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2007年7月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事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概括描述2007年7月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2)简析江南、华南等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
(3)从位置和降水因素,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除上述两个因素外,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探究淮河流域洪灾频发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