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每空2分)(1)填出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每空2分)(1)填出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每空2分)

(1)填出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年在D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为                  ,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3)极锋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的气流交汇而形成的。
(4)填出图中三圈环流的名称:①是__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____。
(5)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项)
A.热的地方成低压,冷的地方成高压
B.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C.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D.气压带、风带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答案

(1)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3分)
(2)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2分)
(3)极地东风带 西风带(2分)
(4)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2分)
(5)BC(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4)题根据所学的三圈环流与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不难完成。
第(2)题D为赤道低压控制下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
第(3)题极锋的形成是来自高纬的冷气流(极地东风)与来自低纬的暖气流(西风)交遇而成的,暖气流沿锋面上升,在南北纬600附近的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压。
第(5)题高低压只能是结果,其成因有两种可能,一是热力因素而成的(受热气流上升形成热低压,遇冷气流下沉形成冷高压),二是动力因素的结果(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是高空气流的下沉,副极地低带的形成则是来自高纬的冷气流与来自低纬的暖气流在南北纬600附近的近地面交遇,暖气流沿锋面上升而成的)。无论是热力还是动力,低气压带都有上升气流,出现多云雨的天气特点。高气压带气流有下沉,天气多为晴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移动,其移动规律基本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移动一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有比较全面和熟练的掌握,试题难度不是太大,属于基础性的题目
举一反三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各气压带的名称:A                   ;B                      ;     C                      ;D                         
(2)、在气压带A、B、C、D中,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是        (填字母),
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是          (填字母)。
(3)、图中①代表的是            风;②代表的是         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伦敦成功举办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据此结合下图,北京与伦敦气候差异十分显著,其决定性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起伏C.大气环流D.洋流性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C、D之间的气压带名称是                   。      
(2)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        ______。
(3)A气流来自                气压带;B气流来自                  气压带。 
(4)常年受C气流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                     _ _____;                     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                     ______。一年中,受气流A和30°N附近气压带交替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形成           气候。(5)图示季节,北半球被亚欧大陆上形成的____       _______(气压中心)所切断的气压带是                         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为2012年1月12日至2月9日我国某地气象站每天早晨8时积雪深度、无雪地温和雪盖地温(有积雪覆盖的地面温度)变化统计图。积雪隔绝了地面与大气,阻止了它们之间的热量交换,能够保住土壤的热量。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表示积雪深度、无雪地温、雪盖地温变化的三条曲线依次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C.甲、丙、乙 D.乙、丙、甲
小题2:下列时间段内,积雪量变化最大的是
A.1月16日~17日B.1月20日~21日
C.1月27日~28日D.1月28日~29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是某山地降水量随高程变化图,表是代表性山地降雨随高程递增率。读图和表,回答题。

山   区
递增率(mm/100m.a)
台湾中央山脉
105
浙江天目山
44
四川峨眉山
42
陕西秦岭
20
X山
5.5
注:mm/100m.a 表示每上升100米,降雨量的增加值
小题1:由图可以判定
A.降水随高程增加而递增B.D点位于背风坡位置,降水量最少
C.B点至D点降水逐渐减少D.山顶的C点和山麓的A点降水量大致相当
小题2:关于表中X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是福建武夷山B.位于干旱、半干旱区
C.海拔不可能超过2500米D.源于X山的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