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福建省某地2010年1月份部分时段天气实况资料,回答15~16题。小题1:据图分析,l5日至17日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是A.暖锋B.冷锋C.台风D.反气

下图示意福建省某地2010年1月份部分时段天气实况资料,回答15~16题。小题1:据图分析,l5日至17日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是A.暖锋B.冷锋C.台风D.反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示意福建省某地2010年1月份部分时段天气实况资料,回答15~16题。

小题1:据图分析,l5日至17日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B.冷锋C.台风D.反气旋
小题2:影响20日至21日气温日较差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A.白昼长短B.正午太阳高度C.地面状况D.天气状况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举一反三
2009年1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都经历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省份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大到暴雪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暴雪。据此回答20~22题。
小题1:当雪灾发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长城站出现极夜现象B.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C.法国马赛港阴雨天气较多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小题2:本次雪灾是一种典型的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对我国的影响范围很大,受灾损失最大的是东部地区,其中主要是北方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中北方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多发的气象灾害是                                                          
A.春旱、洪涝B.伏旱、沙尘暴
C.夏涝、寒潮D.台风、寒潮
小题3:本次雪灾影响范围大,受灾面积广,下列应对雪灾措施不正确的是        
A.国家气象部门搞好预报预防工作
B.加大宣传力度,公众参与,清理积雪
C.及时给农田作物盖土,提高御寒能力
D.利用GPS统计受灾区域,及时反馈受灾信息,及时救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6-9题。

小题1:图中气压带②的名称是:
A.赤道低压带B.副热带高压带
C.盛行西风带D.副极地低压带
小题2:该日北半球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小题3: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分别是:
A.气流上升,湿热B.气流下沉,干热
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
小题4:②、③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常年炎热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常年温和湿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全球气候是不断变化的,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是采取应变措施的基础。根据所给材料,完成各项要求:(10分)
材料一:“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洲赤道附近数千公里海水带的异常增温现象。这种异常升温转而又给大气加热,引起难以预测的气候反常。例如,厄尔尼诺往往使南部非洲、印尼和澳大利亚遭受严重旱灾,同时带给秘鲁、厄瓜多尔和美国加州的则是暴雨、洪水和泥石流。
材料二:水稻和棉花是秘鲁两种主要的农作物,它们对降水的数量和时间均很敏感。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使秘鲁棉花生产严重受灾,1983年的农业产值下降了
14%,而由于对1986~1987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做出了预报,采取了主动适应措施,增加了水稻种植的比例,1987年秘鲁的农业产值增加了3%。
材料三:1950~1999年黑龙江省气温变化、水稻种植面积变化及其单产变化图

(1)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2)黑龙江省1959~1999年间年平均温度与水稻种植面积和水稻单产变化总趋势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秘鲁在1986~1987年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的原因。
(4)黑龙江省在1986~1987年对水稻种植面积的调整是否适应气候的变化?分析这种调整造成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地球一小时”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呼吁公众在每年3月28日晚20:30熄灯一小时。2009年3月28日,全球88个国家的近4000座城镇按照时区依次在晚上8点半至9点半熄灯一小时,据此回答1—2题。
小题1:“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唤起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其气候变化主要指
A.大气污染B.酸雨现象C.臭氧层空洞D.气候变暖
小题2:下列现象中,可能与这种气候变化有关的是:
①低纬地区山地冰雪量增加  
②我国南海的鱼种生存空间向东海扩展 
③日本的樱花提前开放
④台风频度和强度增加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完成11~12题。

小题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小题2:当图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武汉的梅雨B.南京的伏旱C.北京的寒潮D.哈尔滨的洪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