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北界”示意图,回答:(1)我国中世纪的地理环境的特点是:A.气候比现代暖和  B.水稻可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小  C.受人类污

读“我国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北界”示意图,回答:(1)我国中世纪的地理环境的特点是:A.气候比现代暖和  B.水稻可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小  C.受人类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我国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北界”示意图,回答:

(1)我国中世纪的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A.气候比现代暖和  B.水稻可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小  C.受人类污染严重  D.降水比现代丰富
(2)从图中信息分析,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化是没有规律可循的
B.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范围都在秦岭以南
C.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
D.中世纪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约是现代800mm等降水量线
答案

A
C
解析

宋元前期冬小麦种植北界比现代靠北,说明当时气候比现代温暖,水稻可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泛,当时没有严重环境污染,图中没有反映降水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呈现规律变化,表现为冷暖交替,当时气候比现代温暖。
举一反三

下图是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

小题1: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A.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B.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D.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小题2:该经线可能是
A.30°EB.120 °EC.100°WD.60°W
小题3: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说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B.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值越小
C.曲线③在N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
D.曲线③的最高值在季节相反的另一半球的相应纬度也存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沿北纬60°的一月份气温分布曲线和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在a、b、c三个区域中,属于大陆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c区域出现低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e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d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4)此时我国盛行风的风向是________,其性质是________。
(5)此时印度盛行________季风,进入一年中的______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年7月17日—20日,台风“海棠”登陆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中心气压为96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速40米/秒。读下表和“台风海棠路径图”,回答:
位置
北京时间
北纬
东经
7级风半径
(千米)
10级风半径
(千米)
a
7月18日4:00
23.2°
124°
400
120
b
7月19日4:00
24.7°
120°
400
120
c
7月20日6:00
26.8°
118°
400
120


1.7月18日4:00,台北市区风向可能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风  D.东南风
2.7月19日4:00,福州的风力约为
A.小于7级  B.7—10级  C.10级  D.大于10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若某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且山顶没有永久性积雪和冰川,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A.1000米B.2000米C.3000米D.4000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全球年降水量的纬度变化与大气环流关系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题1:A为________气压带,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年降水量一般在________毫米左右),全年以________气流为主,利于成云致雨。
小题2:B为________气压带,(年降水量一般在500毫米以下),在高气压控制下,以________气流为主,不利于成云致雨。
小题3:D为________气压带,这里蒸发微弱,全年盛行________气流,年降水量不超过300毫米,但仍为湿润地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