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12分)(1)图中B地的年降水量较多,试分析其原因。(4分)(2)运用板块构造理论,简述①、②两地的地质活动和

读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12分)(1)图中B地的年降水量较多,试分析其原因。(4分)(2)运用板块构造理论,简述①、②两地的地质活动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B地的年降水量较多,试分析其原因。(4分)
(2)运用板块构造理论,简述①、②两地的地质活动和地形特征。(4分)
(3)2011年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核泄漏事故,简述核污染向B地扩散的主要方式。(4分)
答案
(12分)
(1)受西风带影响;沿岸有暖流经过;受山地阻挡(4分)
(2)两地区均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①地形成岛弧—海沟,②地形成海岸山脉(4分)
(3)通过西风带扩散(2分)通过北太平洋暖流扩散(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题,图中B地的年降水量较多,是因为B沿岸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且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故降水丰富。
第(2)题,①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太平洋板
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海沟。靠近大陆一侧常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如②处,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这些地方都是地质活动强烈的区域,表现为火山爆发和地震。
第(3)题,2011年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核泄漏事故,核污染通过西风带和北太平洋暖流扩散至B地。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局部地区洋流的分布与板块的边界类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与海沟、海岸山脉的形成原因。一般认为海洋板块与大陆板板块相互碰撞,因海洋板块岩石密度大,位置低,便俯冲插入大陆板块之下,进入地幔后逐渐熔化而消失。在发生碰撞的地方会形成海沟,在靠近大陆一侧常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举一反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A、B洋流在流向、性质以及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共同点。(6分)
(2)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要分析乙岛屿地形特征的东西差异。(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岛屿略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能够反映该岛屿地形特征的信息是
A.东西狭长,所跨经度范围大B.城市密集,且分布均匀
C.铁路稠密,呈网状分布D.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距离约800 kmB.该岛屿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
C.该区域受西风漂流影响D.该区域夏秋季多受飓风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10分)

(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              。(2分)
(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分)
(3)冰酒是由富含糖分的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再采摘酿造而成。欧肯那根河谷是这种自然冰冻葡萄的产地,分析其自然原因。(3分)
(4)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干旱,植被遭到了破坏,土地资源退化。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石油进口部分通道示意图(图1)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新月沃土”是指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的肥沃土地,因其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而得名。这片沃土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2分)
(2)根据图2,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及6~8月降水少的共同原因。(3分)
(3)我国西南油气进口通道与海上油气进口通道相比,优势有哪些?(2分)
(4)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除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外,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该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位于南半球
②Q湖北侧深度变化大于南部
③图中P湖应为淡水湖
④沿岸大部分地段海域有暖流经过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②③
小题2:关于甲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部分河段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发生B.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七月D.冬季盛行西南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