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5月某日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材料二:观光农业生态园区、现代农业出口园区等如今在长三角地区已经星罗棋布,并且正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5月某日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材料二:观光农业生态园区、现代农业出口园区等如今在长三角地区已经星罗棋布,并且正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5月某日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观光农业生态园区、现代农业出口园区等如今在长三角地区已经星罗棋布,并且正在呈现蓬勃发展的趁势。政府在指导农产品生产的同时还免费为周边的农民示范、推广高科技的栽培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可谓寸土寸金,通过农业的现代化转型以加快农业发展。
材料三:现阶段浦东新区的第二产业主要为高端加工业,第三产业主要为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物流、技术服务等,下图为浦东新区1987年与2007年区域产业结构比较表。

(1)图中长江入海口沿海水域海底地势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图中A、B两处中,白天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点,夜晚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6分)
(2)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考虑,该地区历史上最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其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目前,该地区农业结构已经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为主的高效城郊农业。(8分)
(3)试从环境角度简述上海市精品钢铁基地布局的合理性。(4分)
(4)简析浦东新区建立以来区域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影响该区域目前第二、二产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0分)
答案

(1)由西南向东北加深(自西向东逐渐变深)    B   A  (共6分)
(2)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旱涝灾害   观光农业    出口创汇农业(每点2分,共8分)
(3)位于城市核心区盛行风向的垂直方向上,有利保护市区大气环境;位于黄浦江下游,有利于保护城区水源(每点2分,共4分)
(4)第一、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4分) 人才、交通和环境(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中长江入海口沿海水域不同深度的分布,可知长江人海口沿海水域海底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加深;图示天气系统为低压槽,A位于低压槽中,云层较厚,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白天气温偏低,B点气温高,夜晚的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所以A地夜晚气温较高。
(2)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考虑,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充足,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种植,历史上最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其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根据材料二信息,目前,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高,土地资源不足,农业结构已经调整为观光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等为主的高效城郊农业。
(3)钢铁企业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根据图9可知,上海市精品钢铁基地布局位于城市核心区盛行风向的垂直方向上,有利保护市区大气环境,同时位于黄浦江下游,有利于保护城区水源。
(4)从图10中浦东新区1987年与2007年区域产业结构比较,可知浦东新区建立以来第一、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根据材料三的提示“现阶段浦东新区的第二产业主要为高端加工业,第三产业主要为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物流、技术服务等”,这第二、三产业对科技人才、交通便捷程度和环境要求较高,所以该区域目前第二、二产业的主要因素人才、交通和环境。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重点考查地形、农业、城市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
举一反三
读下图:泛珠江地区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占比与人口占比之差(图中数据为2009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生产总值占泛珠江地区的百分比与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占泛珠江地区的百分比之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西省经济占比大于人口占比
B.贵州省应减少人口迁出
C.广东省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和谐度最高
D.应鼓励泛珠江地区各省级行政区间的人口及产业迁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按照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该区域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④③①②D.③④②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4年初,国家出台“一号文件”,鼓励农业发展。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表  1990年以来我国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来源情况

资料来源:2005年和2006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小题1:表中数据能正确表明
A.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在持续增长
B.第二产业人均纯收入1995年最多
C.第三产业人均纯收入1995年最少
D.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比重在持续下降
小题2:2004年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比重上升的原因为
A.国家政策
B.科技水平提高
C.机械化水平提高
D.劳动力成本降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区域产业结构图,图中①②③表示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B.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C.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D.三大产业比重相等
小题2: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有两种形式:移地式城市化与就地式城市化。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表达的产业是                                    (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小题2:造成该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增长过快B.区位选择变化
C.职业收入差异D.产业结构升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