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某国W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

20世纪80年代初,某国W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

题型:海南省高考真题难度:来源:
20世纪80年代初,某国W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W公司逐步把在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据此完成1—2题。1、W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     ]
A.研究
B.设计
C.零部件生产
D.组装2、近几年,W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主要目的是[     ]
A.加快新车型的研发
B.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C.扩大新车型的产量
D.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
答案
1、D
2、B
举一反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信息技术(IT)产业进入了第一次重大调整,IT制造业由美国、日本转移到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IT产业正面临第二次重大调整,即全球IT制造业向中国大陆转移。读图,回答1~2题。 1、IT产业第一次调整前和第二次调整后,工业指向型所发生的变化是[     ]
A、由原料指向型转变为市场指向型
B、由技术指向型转变为市场指向型
C、由技术指向型转变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由动力指向型转变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2、伴随着IT产业的不断转移,会使[     ]
A、甲地区的经济发展受阻
B、甲地区的研发中心都转移到乙地区
C、乙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D、乙地区失业率不断上升
题型:上海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产品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越强。产业竞争力系数还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读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回答下列关于1990~2003年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海的家具企业规模一直大于浙江
B、皮革和文体用品可能存在从上海向浙江产业转移的趋势
C、浙江省一直输出表中制造业的产品
D、上海的产业均有向浙江转移的趋势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三大区域汽车生产比例变化图

材料二:近十多年来,我国吸引多家欧、关、日汽车生产公司在我国投资合作或建厂,加上我国的自主生产,2010年产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最大新车消费市场。
(1)根据材料一,分析20世纪世界三大汽车生产区域所占比例变化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期三大汽车生产区域均在其区域内部通过生产联系,形成若干专业化的汽车集聚区;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三大区域的汽车生产纷纷向区域外转移,试简述前者工业集聚的优势和后者产业转移对转出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表明我国已成为汽车转移对象国,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富士康是全球3C(电脑、通讯、消费电子)代工领域最大的国际科技集团。近年来,随着代工竞争的加剧,订单的减少,上游原料价格与劳动力费用的提高,代工利润越来越低。2010年7月,富士康深圳科技集团开始向我国中西部转移,重庆、武汉、郑州、太原成为富士康产品新的生产地。同时,富士康总部提出产业转型目标:由“制造的富士康”向 “科技的富士康”转化。回答1~2题。 1、确保富士康科技集团产业转型成功的主导因素是[     ]
A、政策与市场
B、资源与交通
C、交通与能源
D、人才与技术2、富士康深圳科技集团开始向我国中西部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拓展市场
B、降低劳动力成本
C、促进研发
D、矿产资源丰富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该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区的生产企业全部转移到N地
B、M地区的生产企业部分转移到N地
C、M地区的研发中心全部转移到N地
D、M地区的研发中心部分转移到N地2、下列关于制鞋业转移对M、N两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造成M地区的环境质量下降
B、为M地区创造了更多地就业机会
C、使N地区的地理景观的人文化增强
D、造成了N地区的经济衰退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