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图示区域为我国某经济发达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材料一:图是我国东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材料二:表3,1991年和2008年长江

(28分)图示区域为我国某经济发达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材料一:图是我国东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材料二:表3,1991年和2008年长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图示区域为我国某经济发达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图是我国东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表3,1991年和2008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园地
城镇
陆地水域
滩涂
未利用
1991
48.08
14.47
18.72
0.34
0.21
9.65
7.96
0.35
0.22
2008
41.87
9.89
17.27
0.04
0.03
23.91
6.35
0.63
0.01
 
(1)图中所示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为            ,每年的冬至日,图中所有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均达到一年中的           值,这天,沿长江的①、②、③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6分)
(2)图中所示地区地形北部为           ,主要由          沉积作用而成。南部地形以           为主,塑造其地表形态的外力以流水      作用为主导。(8分)
(3)据材料二描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6分)
(4)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该地区热力环流和水循环的影响。(8分)
答案

(28分)(1)(6分)海陆间循环;最小; ①;(每空2分,共6分)
(2)(8分)平原(三角洲);河流;低山(丘陵);侵蚀(每空2分,共8分)
(3)(6分)土地利用都以水田为主,(2分)但城镇、滩涂比重上升(城镇比重大幅度上升),水田、旱地等其它用地比重都在减少。(4分)
(4)(8分)城镇用地大幅增加,城镇与乡村的温差增大(城市热岛效应增大),加剧城乡之间的热力环流;(4分)   城镇用地大幅增加,地表径流增大,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示河流是长江,是外流河,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夜越长,①、②、③城市中,①城市纬度最低,昼最长。
(2)图示地区北部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平原为主,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南部地区是低山丘陵,南方地区降水多,是湿润地区,这里的外力作用也主要是流水作用为主。
(3)由表格材料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中水田最大,即土地利用都以水田为主,但对比1991年和2008年城镇、滩涂比重上升(城镇比重大幅度上升),水田、旱地等其它用地比重都在减少。
(4)城镇用地大幅增加,城镇与乡村的温差增大,城市热岛效应增大,加剧城乡之间的热力环流;城镇用地大幅增加,地表径流增大,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
举一反三
山东潍坊和广东阳江都背山面海,旷野辽阔,放风筝是两地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活动,故两地均被誉为“中国风筝之乡”。天气睛朗、和风吹起的季节,是纸鹞上天的好时机。回答下题。
小题1:依照传统,两地的风筝节盛会应分别在(    )
A.春季、秋季B.夏季、冬季C.冬季、夏季D.秋季、春季
小题2:当地充分利用风筝产品和风筝活动进行招商引资,对该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生了积极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此次招商引资能充分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B.此次招商引资能充分带动发挥当地劳动力资源优势
C.放风筝的悠久历史是当地招商引资的优势之一
D.此次招商引资能极大的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分)根据图文(图甲为非洲局部区域图,图乙为图甲中①、②两地的降水量统计图,图丙为坦桑尼亚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过去,矿产只是坦桑尼亚的次要出口货物。近年来,中国投资帮助坦桑尼亚建设基础设施,使达累斯萨拉姆港的吞吐量和陆路交通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坦桑尼亚与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加强合作使矿业产值每年以20%以上速度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和出口的支柱产业。


(1)比较R1、R2两河入海口河段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6分)
(2)简述①地与②地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3)简析矿业成为坦桑尼亚国民经济和出口的支柱产业的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读下图,“2012年中国省级行政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吉林高于河北B.山西高于河南
C.青海高于甘肃D.安徽高于福建
小题2:我国东南沿海低碳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轻型化B.劳动力资源丰富
C.森林覆盖度较高D.离国际市场较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阅读浙江省北部平原S市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表示S市三类产业比重变化

材料二 下表是S市主要产品出口状况(单位:万美元)

材料三 开放经济条件下单个企业与企业集群产品价格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分析改革开放以来S市三个产业的变化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S市产品出口情况的总体特点。(4分)
(3)S市在新城区专门开辟了一个工业区,把分散在各乡镇的企业集中起来,根据图乙及相关知识,简述其理由。(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独特,对农牧业生产影响深刻。(38分)
材料一 我国两种水利工程示意图
坎儿井是当地独具特色的灌溉用水利工程,其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图1)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图2)

材料二 近年来,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材料三 新疆2006~2008年工业构成的增量及增速
时间
工业构成
比上年增加(亿元)
比上年增长%
2006年
轻工业
81.62
10.6%
重工业
1 063.51
15.2%
2007年
轻工业
111.21
15.5
重工业
1 212.97
15.5
2008年
轻工业
140.10
9.8
重工业
1 587.25
16.1
(1)水资源是影响新疆经济活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试述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2)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两种水利工程是如何因地制宜发挥作用的?(8分)
(3)试述新疆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及大力发展“红色产业”时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8分)
(4)读材料三,归纳新疆工业内部结构的特点及增速特点。(6分)
(5)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