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金砖国家"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英文首字母—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金砖国家"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英文首字母—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金砖国家"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英文首字母—BRICS,近期该集团首脑会议圈绕"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主题,探讨国际经济大势,加强在粮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规划"金砖国家"未来蓝图。该合作机制的建立顺应国际形势的发展,是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必然产物,也是金砖国家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自然选择。
材料二:金砖国家相关资料示意图。

(1)B国东南部的阴影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深受洋流和盛行风的影响,请自设图例并画出二者的运动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C国阴影区域土壤侵蚀的人为原因,并简述其综合治理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国黄金、铂族、锰、钒、铬、锑等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请结合图文信息给S国拟定一个与其他四国类似的称谓,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区域对比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请你在C、I、R三国中任选两国,列出可以比较的自然地理要素,任选其中一项比较异同。

答案
(1)(画图略)风向为东南风。洋流流向为东北向西南。
(2)人文原因—开垦陡坡;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樵采;开矿、修路以及无计划的修建窑洞等。治理措施:工程措施(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3)世界矿山。(答案须与矿产相关,合理即可。)理由:本国矿产资源丰富。
(4)(答出至少3项)
举一反三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诱发了海啸,大船渡市的海啸浪高达到23.6米。

表:2009年中、日部分数据比较

        核电站主要用铀-235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它不排放CO2,产生的核废料也绝对封存。核电站运行需要大量冷却水。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需要铀燃料30~40吨,而相同功率的火电站需要耗煤300~400万吨。
(1)简析海啸对大船渡市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指出核电站适宜布局的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导致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某同学说:"至少4月之前,日本的核泄漏不会影响中国。"请分析其判断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多家日本公司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中、日在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上的分工情况如图所示。大地震加速了日本制造业向境外转移。

从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阶段概括日本向中国转移的产业特点,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区域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耕地是人类获取食物的重要基地,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图甲为世界耕地资源分布及各洲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比较示意图,图乙为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2007年)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世界各洲中,______洲的耕地比重(耕地面积/洲总面积)最大。耕地比重大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亚洲与大洋洲耕地面积在数量上的差异和1990~2001年耕地面积变化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乙分析,我国耕地的特点是什么?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茫茫湖面宽100千米左右,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最深11.5米;最小面积是2700~3000平方千米,宽30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B、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C、洞里萨湖终年补给洞里萨河
D、洞里萨河终年流向大致是自西北向东南2、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吃水4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达湖区周围的各省省会。则通航最佳时间是[     ]
A、全年
B、1~6月
C、5~10月
D、11月~次年4月3、湄公河下游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产品商品率高
B、机械化水平高
C、科技水平高
D、劳动生产率低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1~2题。

1、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城市化水平高
C、水资源丰富
D、是重化工业基地2、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是[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图1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图上标出了1月和7月的风向,图2为非洲东部部分地区的地形和构造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位于东非地区的甲地,海拔1800米,下表为该地l、7两个月的气温、降水资料。

(1)据图分析,图1中丙地处沟通________洋与________洋的便捷通道处,是中国与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西部联系的重要水域。
(2)试分析维多利亚湖盆与Edward湖盆在成因上的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地气温年较差很小,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明显偏低的原因是________。B月最可能是________(1、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的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1中甲所在区域与丁所在区域相比,区域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经济因素是____________。
(5)从中东运石油至西欧,途经丁地区某著名海峡时,输油船正好逆风逆水,说明当时正处于____季,丁地区著名的水果有____、____等,试分析丁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