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图(单位:米)。为了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刺激,该地旅游局将原有登山线路中的某段改造为玻璃栈道(小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图

【题文】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图(单位:米)。为了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刺激,该地旅游局将原有登山线路中的某段改造为玻璃栈道(小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图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图(单位:米)。为了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刺激,该地旅游局将原有登山线路中的某段改造为玻璃栈道(小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人类活动布局合理的是
A.甲—水文站B.乙—农田
C.丙—
答案
举一反三
【题文】下图是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锋面位置示意图,所示天气系统冬季较长时间控制该地区,锋面云层向东可延伸到贵阳上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云南省相比,贵州省
A.洪涝灾害多在冬季B.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C.冬季低温危害较大D.全年太阳辐射充足
【小题2】该锋面还最有可能出现在
A.6月份长江中下游B.7月份华北地区
C.9月份东北地区D.10月份华南地区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下面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6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3分)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3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 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 米之间,自20 世纪90 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地处热带,蒸发大B.受“厄尔尼诺”的影响
C.受沿岸寒流的影响D.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小题2】该地区能够大量种植芦笋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条件优越B.靠近沿海,交通便利
C.水源充足D.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湖陆风是固湖水和周围陆地热力性质差异而在滨湖地区形成的一种周期为一日的风(在夜问风从陆地吹向湖面,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下图中L是我国著名湖泊。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依据水循环的原理,直接补给湖水最多的水体是
A.大气降水B.下渗水
C.地表径流水D.冰雪融水
【小题2】每年7~8月份湖陆风最显著,因为这个时期
①湖水面积较大
②湖周围陆地面积较大
③人类活动对环境干扰频繁
④影响此地的盛行风比较弱
A.①②B.②③
C.①⑤D.①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地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地形图”。20世纪70年代,b、c两村搬迁合并为d村,该村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修建了N工程。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村庄a与原村庄c比较,农业发展最突出的制约因素是
A.热量B.地形
C.土壤D.水源
【小题2】N工程的综合效益是
④增加良田   ②蓄水发电   ③防洪抗旱   ④水土保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3】b、c两村合并至d村,有利于
①改善交通条件 ②降低灾害威胁 ③推动退耕还林 ④增加农业劳动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