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a、n、

【题文】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a、n、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a、n、b是纬度且a、n,n、b都相差1°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正确的是(   )
A.a=n+1,b=n-1B.a=n-1,b=n+1
C.a=" b" -1D.b=a-2
【小题2】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
A.14时B.12时
C.9时D.6时
【小题3】该日(   )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答案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温度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该区域越往南纬度数值越大,可以判断为南半球,a、n、b的数值向南增大,纬度增大,B对。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等温线基本与纬线平行,说明同纬度海陆温度相同。一天中最热和最冷时分别是14时和日出前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海陆气温差异明显,等值线应该弯曲。A、D不可能。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时,正午太阳辐射强,也会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海陆气温差大,等值线弯曲,B不可能。9时,陆地气温回升,但变化较小,温差不大,所以C最可能。
【小题3】根据材料,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判断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南昼越长,日落时刻越晚,所以甲地日落时刻早于乙地,A对,B错。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从丙所在的n纬线向南北递减,根据材料,甲乙两地到丙地(直射点)的纬度间隔相同,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同,C、D错。
考点:温度的变化规律,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举一反三
【题文】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
【小题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
【小题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
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1
C.全年P<1D.冬至日P>1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某地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当地正午),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24分,该地的经度是(   )
A.114°EB.120°E
C.126°ED.104°E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    )
A.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
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D.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北京时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嫦娥二号”发射时,华侨林先生在美国纽约(西五区)收看实况转播,此时当地已是(   )
A.清晨B.正午
C.傍晚D.午夜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落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同学的观测与记录持续了(   )
A.3个月B.6个月
C.9个月D.12个月
【小题2】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
A.元旦B.清明节
C.国庆节D.圣诞节
【小题3】图中c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
A.日本春光明媚B.北极点出现极夜
C.南非夏日炎炎D.澳大利亚冬雪纷飞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