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图甲中B处的地形名称是(   )A.冲积扇B.河口三角洲C.山脊 D.悬崖【小题2】

【题文】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图甲中B处的地形名称是(   )A.冲积扇B.河口三角洲C.山脊 D.悬崖【小题2】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中B处的地形名称是(   )
A.冲积扇B.河口三角洲
C.山脊 D.悬崖
【小题2】图甲中河流堆积物从B到A处堆积的情况是(   )
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
B.由B处到A处依次是黏土、粉砂、砂、砾石
C.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黏土、粉砂、粗砂
D.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砂、粉砂、黏土
【小题3】图甲中C处河段河谷形态及所受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V形谷,流水侵蚀B.V形谷,流水沉积
C.U形谷,流水搬运D.U形谷,冰川侵蚀
答案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A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甲中B处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由于地势变平,河道变宽,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答案选A。
【小题2】图甲中河流从B到A处是从上游到下游的过程,在河流的沉积过程中,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因此,由B处到A处依次是颗粒由大到小的砾石、砂、粉砂、黏土的分布。答案选D。
【小题3】图甲中C处河段位于河流的上游,受流水侵蚀作用,河谷呈V字形态。答案选A。
考点:该题考查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态。
举一反三
【题文】读“某河流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中游落差小B.地转偏向力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D.入海口潮差小
【小题2】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流速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河口冲积岛。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

材料三 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
材料四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1)说明河口冲积岛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哪些?
(2)描述材料二中古沙洲的生消变化过程?
(3)近年来该地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试说明其原因?
(4)图中的山脉是________,属于地质构造中的________,板块a为________板块,板块b为________板块。
(5)根据图示,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乙图的地貌名称是 (   )
A.河口三角洲B.沙丘
C.冲积扇D.背斜
【小题2】甲图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下列地质构造的名称是:甲         ,乙           ,丙          
(2)在地貌上,甲表现为            ,其成因是          
(3)在地貌上,乙表现为             ,其成因是          
(4)我国山西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应属于图中的       处地貌。(甲、乙、丙)
(5)若勘探地下水应选择在       处;若要计划修一条东西向的隧道,最适宜的地点为      处(选择甲、乙、丙)。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敦煌壁画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流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
C.冰川侵蚀D.水的溶侵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