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37分)下图示意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

【题文】(37分)下图示意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37分)下图示意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如图甲)

(1)甲山峰北坡下半部分布着山地针叶林带、山地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和高山草甸带等四个自然带。请根据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按图乙中①→②→③→④顺序,依次写出各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①自然带的形成原因。(8分)
(2)在甲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如图乙),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8分)
(3)季节性积雪是牧人的生命线,牧人常说:“羊群是被雪线牵着走,不是牧人。”请分析原因。(10分)
(4)转场游牧的过程历经艰辛,要面临许多“挑战”,请说明转场面临的主要“挑战”。(11分)
答案
【答案】
(1)(8分) 温带荒漠带、山地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和高山草甸带。(4分)
甲山峰山麓地带位于温带(1分)大陆内部(远离海洋)(1分),再加上高大山地的阻挡(1分),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1分),植被稀疏,形成荒漠。
(2)(8分)
地表岩石受到强烈温差变化(或冻融)的风化作用(2分),发生崩解和破碎;受到冰川和冰雪融水等外力侵蚀后(2分);并被(冰川、冰雪融水、重力等)搬运(2分);到地势比较平坦的山坡处堆积而成(2分)。
[只答: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没有具体的外力作用类型,2分]
(3)(10分)
从盆地到高山,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气温和水分条件或水热条件或气温和湿度条件)垂直差异大(2分),雪线会随季节变化而升降。   每到春夏来临,随着雪线不断上升(1分),高山草甸带水热条件适宜,牧草生长茂盛(或高山草甸带气温升高湿度增加,牧草生长条件改善,牧草丰富),气候温和,羊群等被赶到海拔较高的夏季牧场(2分)。当秋冬季节来临,雪线又不断地下降(1分),高山草原牧草被积雪覆盖(或水热条件不宜牧草生长,或气温降低湿度减小不利牧草生长)(2分),且高山草原上的气候寒冷气温较低,牲畜无法生存,羊群被赶着下山,在相对温暖的山麓牧场越冬(2分)。
[若答:夏季山上较为温暖,牧民在高山草甸带放牧;冬季高山寒冷,牧民到位于山麓的山地草原带放牧。4分]
(4)(11分)  距离远(时间赶)(2分);地形复杂,高差大(2分);沿途畜牧生产保障条件差(2分);容易遭受自然灾害(雪灾、冻害、旱灾、风灾等)的威胁(3分);导致牧草不足(2分),牲畜掉膘(减重)、疾病、甚至死亡,使畜牧业产量下降。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加上山地的阻挡作用,使得该地气候干旱,山麓地带形成温带荒漠带;随着山体海拔高度上升,降水逐渐增多,依次出现山地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和山地草甸带。
(2)该地气候干旱,物理风化作用强,是形成碎石的主要原因,而冰川和冰雪融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是碎石在山麓堆积而形成碎石滩的主要原因。
(3)雪线高度受到气温的影响较大,不同季节气温变化导致雪线高度变化,从而引起高山草甸带的水热条件变化,造成牧草分布的变化,是导致牧人迁徙的主要原因。
(4)本小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其中不利的因素可从地形、自然灾害、水资源等方面分析。
考点: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外力作用、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举一反三
【题文】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L1、L2分别为④岩层形成前后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I.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侵蚀强弱的不同   II. 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岩层年代不同    III.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    IV.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地壳经历了下降运动
A.I IIB.IIIⅣ
C.I IVD.II III
【小题2】图中各岩层的形成,按由新到老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一②一①一④B.①一③一②一④
C.④一③—②一①D.①一②一③一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2分)
材料一  2014年8月16日,青藏铁路的延伸线拉日铁路(拉萨一日喀则)(如图)正式通车运营。拉日铁路全长253千米,其中近90千米穿过位于板块交界地带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桥隧占路线总长的45. 7%,沿线有多处大范围的移动及半固定沙地。拉日铁路每米造价超过5万元,是中国目前在高原地区建设的造价最高的铁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拉日铁路沿线采暖全部使用清洁能源。

材料二 拉萨市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谷北岸高原上,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如图)。拉萨的雨季基本出现在5月至9月之间,这个时段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90%以上。拉萨的雨,最大的特点就是夜雨多,成为拉萨一道美丽的气候风景。有研究表明,拉萨夏季的夜雨率高达80%以上。

(1)简要说明拉日铁路造价高的自然原因。(6分)
(2)指出拉日铁路沿线采暖可使用的两种清洁能源。(4分)
(3)日喀则地区是西藏重要的青稞种植区,青稞籽粒饱满,单产高,品质优良。请分析自然原因。(8分)
(4)根据拉萨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绘出拉萨夜雨形成示意图。(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 读图回答甲处的地质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  )

①水平挤压 ②水平拉伸 ③地壳下降 ④地壳上升 ⑤外力侵蚀 ⑥外力沉积
A.②④⑥B.①④⑤
C.①③⑤D.③④⑤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推测洱海的形成原因。(2分)
(2)描述图中耕地的分布特点。(2分)
(3)简述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在北爱尔兰的东北部有一奇岩怪石海岸线──贾恩茨考斯韦海岸,称巨人堤或巨人岬,又称为巨人之路。 巨人之路是由约4万根六角形天然的玄武岩石柱组成的海岸。据资料回答下题。

该自然奇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浪侵蚀B.冰川活动
C.火山活动D.流水堆积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