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右图为我国某城市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总辐射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该城市可能是(   )A.重庆B.广州C.天津D.

【题文】右图为我国某城市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总辐射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该城市可能是(   )A.重庆B.广州C.天津D.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右图为我国某城市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总辐射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城市可能是(   )
A.重庆B.广州
C.天津D.乌鲁木齐
【小题2】夏季,影响该城市总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B.云量大小
C.空气质量D.昼夜长短
答案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该市最冷月均温低于零度,应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7月份,该市总辐射量较低,说明此时阴雨天气多,应该是天津。
【小题2】每年7、8月份,华北地区进入雨季,此时阴雨较多,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面总辐射量小。
考点:气温分布规律、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举一反三
【题文】读以下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20分)
下图为尼泊尔国家放大示意图

(1)简述该国地形特点,并分别指出国土北部和南部主要的地质作用类型。(5分)
该国境内大部分河流径流12~2月流量最低, 3~6月水位上升快, 7~9月流量最大,此后水位急剧下降,10月初水位开始平缓减退。
(2)分别分析河流径流量呈上述变化的原因。(6分)
该国境内南北差异明显,北部地区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明显;南部地区农业较为发达,其中出产的苹果质量优良,果农为减少冻害对苹果造成的损失,在气象预报将有霜冻出现的夜晚,点燃发烟物,提高果园气温。
(3)分析说明北部地区植被垂直变化现象明显的成因。(4分)
(4)阐释果农采取防冻措施所依据的地理原理,并利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说明还可以采取哪些预防冻害。(5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表为11月8~11日某地气温变化表,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台风B.反气旋C.暖锋D.冷锋
【小题2】9日最低气温明显偏高,与其相关的是(   )
A.大气逆辐射强B.太阳辐射强
C.地面辐射弱D.大气削弱作用弱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科学研究表明,地球原始大气主要成分包括甲烷、氨、硫化氢、水汽。震旦纪大冰期之后的寒武纪,火山大爆发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地球结束了“雪球”时代,原始生命出现。读碳循环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雪球”时代的结束,是因为寒武纪的火山大爆发能(   )
A.增加大气中CO2浓度,起保温作用
B.破坏臭氧层,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多
C.释放火山灰物质,吸收地面辐射
D.释放巨量热能,直接增加大气温度
【小题2】图中M应为(   )
A.花岗岩B.玄武岩
C.石灰岩D.变质岩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地面温度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B.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小题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
A.12月B.1月
C.4月D.8月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作物品种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D.地形因素
【小题2】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昼夜温差小B.夜间多云
C.弱风D.大气逆辐射弱
【小题3】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给农业试验田浇湿与喷水。那么,与不浇湿喷水的农田相比,农业试验田(   )
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B.没有影响
C.霜冻发生机率减少D.花期滞后,产量下降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