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分析比较前后两个量的关系(用<或>回答),并给出合理的解释:(1)元素的第一电离能:S____P,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6分)分析比较前后两个量的关系(用<或>回答),并给出合理的解释:(1)元素的第一电离能:S____P,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分析比较前后两个量的关系(用<或>回答),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1)元素的第一电离能:S____P,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沸点:
①SiCl4_____ SiF4,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Cl______HF,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晶体的熔点:
①SiO2_____ CO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MgCl2______MgO,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半径:O_____Na,O2—_____Na+,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由于P原子的3p轨道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稳定性强,所以第一电离能大于S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2)①> 由于SiCl4和SiF4的结构、性质相似,且二者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物质的沸点和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有关系。由于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所以前者的沸点高于后者。
②< 由于HF分子中含有氢键,所以氟化氢的沸点高于氯化氢的沸点。
(3)①> 由于SiO2和 CO2形成的晶体分别是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所以前者的熔点高于后者。
②< 由于MgCl2和MgO形成的晶体都是离子晶体,形成离子晶体的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熔点就越高。氧离子半径小于氯离子半径,所以前者的熔点低于后者。
(4)< > 由于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最大,所以氧原子半径小于钠原子半径;又因为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因此O2—半径大于Na+半径。
解析
(1)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但由于P原子的3p轨道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稳定性强,所以第一电离能大于S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2)①由于SiCl4和SiF4的结构、性质相似,且二者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物质的沸点和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有关系。由于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所以前者的沸点高于后者。
②由于HF分子中含有氢键,所以氟化氢的沸点高于氯化氢的沸点。
(3)①由于SiO2和 CO2形成的晶体分别是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所以前者的熔点高于后者。
②由于MgCl2和MgO形成的晶体都是离子晶体,形成离子晶体的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熔点就越高。氧离子半径小于氯离子半径,所以前者的熔点低于后者。
(4)由于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最大,所以氧原子半径小于钠原子半径;又因为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因此O2—半径大于Na+半径。
举一反三
(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a
 
b
 
 
 
 
 
 
 
 
 
 
 
 
 
c
d
 
 
e
f
g
h
 
 
i
 
 
 
 
 
 
 
 
 
j
 
 
 
 
 
 
 
 
 
 
 
 
 
 
 
 
 
 
 
 
 
 
 
 
 
 
 
(1)j是钴元素,试画出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c、d原子半径大小c          d,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是c          d,电负性大小关系是c          d。(以上填“>”” “<”)
(3)已知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试判断NH3溶于水后,形成的NH3·H2O的合理结构是____          __ (填序号) 。

(4)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面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
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②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下表是一些主族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
 

X
Y
失去第一个电子
519
502
580
失去第二个电子
7296
4570
1820
失去第三个电子
11799
6920
2750
失去第四个电子
 
9550
11600
表中X、Y可能分别为以上元素中的                        (填写元素符号)元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们对未发现的第114号元素很感兴趣,预测它有良好的力学、光学、电学性质,它被命名为“类铅”。以下对“类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外层有6个电子
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
C.主要化合价为-4价、+4价
D.电解硝酸铜与硝酸“类铅”的混合溶液时首先会析出“类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性质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Li<Na<K<Rb<Cs
B.密度:Li<Na<K<Rb<Cs
C.熔点、沸点:Li<Na<K<Rb<Cs
D.还原性:Li>Na>K>Rb>Cs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X2O5,在它的气态氢化物中含氢3.85%,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4B.31 C.74.9D.121.8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根据下表信息回答以下问题: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
A
B
C
D
原子半径(nm)
0.130
0.118
0.090
0.102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元素
E
F
G
H
原子半径(nm)
0.073
0.154
0.037
0.099
主要化合价
-2
+1
+1
+7,-1
(1)E、F、G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__。
(2)B、H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实验室中制取H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将A、B两种元素的单质用导线连接浸入NaOH溶液中,发现导线中有电流产生,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