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地震导致的核泄露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成份是碘131和铯137,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地震导致的核泄露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成份是碘131和铯137,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地震导致的核泄露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成份是碘131和铯137,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碘131的质子数是55,铯137的质量数是137
B.铯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碘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碘元素在自然界有碘127和碘131两种稳定的同位素
D.铯137原子核内含有82个中子
答案
A、碘131的质子数是53,质量数131,故A错误;
B、铯是金属性最强的非放射性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故B错误;
C、碘131是人工制造的具有放射性的碘元素同位素,再自然界中不能稳定存在,故C错误;
D、铯137的质子数是55,质量数是137,所以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37-55=82,故D正确.
故选D
举一反三
某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127,该原子核内含有72个中子,R的离子核外有54个电子,该元素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为非金属B.R的离子带一个正电荷
C.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D.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54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粒子用符号zAM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含质子数为(A-n)B.所含中子数为(A-Z-n)
C.所含电子数为(Z+n)D.中子数-电子数=A-2Z+n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后,日本政府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I-127),以降低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已知核辐射中放射性碘(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裂变是一种化学变化
B.核能的利用证实原子的可分性
C.碘I-127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I-133属于碘的两种同位素
D.碘I-127原子和碘I-133原子的质量数不相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3月26日,在我省东北部空气中发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13153I),初步确认系来自日本核电站事故放射性物质的释放,但这些极微量的放射性物质对我国环境和公众健康不会产生影响,随后东部沿海地区也有类似发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碘-131是元素碘的一种同位素,正常情况下自然界是不会存在
B.碘-131的化学性质与元素碘不同
C.碘-131的原子核内有74个中子
D.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照包括碘-131在内各种核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A.111B.161C.272D.43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