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E、M、L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的某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M与A

A、D、E、M、L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的某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M与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D、E、M、L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的某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M与A位于同一主族;L与M能够形成ML型离子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L的单质与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25℃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MEA、MADE3、MLE三种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填化学式)
(4)设化合物甲、乙、丙分别为DA3EA、DA3EDA3、A2E.
ⅰ:已知:(1)丙(g)═丙(l)△H=-Q1 kJ•mol-1
(2)2甲(l)+3E2(g)═2DE2(g)+4丙(g)△H=-Q2 kJ•mol-1
Q1、Q2均大于0.若要使32g液态甲完全燃烧并恢复到室温,放出的热量为______.
ⅱ:已知:2甲(g)=乙(g)+丙(g).在某温度下,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甲,反应到10分钟时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德州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物  质
浓度/mol•L-10.010.20.2
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应为H元素;D的某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应为C元素;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应为O元素;M与A位于同一主族,且原子序数大于O,应为Na元素;L与M能够形成ML型离子化合物,且L的原子序数最大,应为Cl元素,则
(1)D为C元素,原子序数为6,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为4,应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第IVA族,
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IVA族;
(2)L的单质为Cl2,M为Na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为NaOH,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
故答案为:Cl2+2OH-=ClO-+Cl-+H2O;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MEA、MADE3、MLE三种溶液分别为NaOH、NaHCO3、NaClO,NaOH为强碱,抑制水的电离,
NaHCO3、NaClO为强碱弱酸盐,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由于碳酸的酸性比HClO强,则NaClO水解程度较大,水的电离程度较大,
则有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ClO>NaHCO3>NaOH,
故答案为:NaClO>NaHCO3>NaOH;
(4)ⅰ:甲、乙、丙分别为CH3OH、CH3OCH3、H2O,则
(1)H2O(g)═H2O(l)△H=-Q1 kJ•mol-1
(2)2CH3OH(l)+3O2(g)═2CO2(g)+4H2O(g)△H=-Q2 kJ•mol-1
利用盖斯定律将(1)×4+(2)可得:2CH3OH(l)+3O2(g)═2CO2(g)+4H2O(g)△H=-(4Q1+Q2)kJ•mol-1
32g液态CH3OH的物质的量为n(CH3OH)=
32g
32g/mol
1mol,
所以1molCH3OH完全燃烧并恢复到室温,放出的热量为0.5mol×(4Q1+Q2)kJ•mol-1=(2 Q1+0.5 Q2)kJ,
故答案为:(2 Q1+0.5 Q2)kJ;
ⅱ:①已知:2CH3OH(g)=CH3OCH3(g)+H2O(g),
则k=
c(H2O)×c(CH3OCH3)
c2(CH3OH)
=
0.2×0.2
(0.01)2
=400,故答案为:400;
②v(CH3OH)=2v(CH3OCH3)=2×
0.2mol/L
10min
=0.04 mol•L-1•min-1,故答案为:0.04 mol•L-1•min-1
ⅲ:b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a为原电池的负极,(CH32O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电极反应式为(CH32O-12e-+3H2O=2CO2+12H+
故答案为:(CH32O-12e-+3H2O=2CO2+12H+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B、C同周期,A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大的;B、D同主族.己知D元素的一种单质是日常生活中饮水机常用的消毒剂,C元素的单质可以从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B元素的单质.
(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
(2)A元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写出C元素的单质从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B元素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BD2和C2均具有漂白性,二者的漂白原理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5)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3H2+N2
魔方格
 2NH3△H=-92.4kJ•mol-1
①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 (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1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______,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______.
②温度为T℃时,将2a molH2和a molN2放入0.5L  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魔方格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的53131I与加碘盐中的53127I互为同位素
B.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与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C.L层上的电子数为奇数的原子一定是主族元素的原子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不一定完全相同
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的单质在常温下为双原子分子,它与A的单质可形成分子X,X的水溶液呈碱性;D的简单阳离子与X具有相同电子数,且D是同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E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少两个电子,C、F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13个电子.则
(1)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2)B、C、E分别与A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写化学式);
(3)C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的分类中应属于______;请写出该化合物的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4)F的单质在反应中常作______剂,该单质的水溶液与E的低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现有前四周期A、B、C、D、E、X六种元素,已知B、C、D、E、A五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其中B的s能级上电子总数等于p能级上电子总数的2倍.X原子的M能层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D、E三种原子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A原子与B、C、D原子形成最简单化合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BA2D的分子构型为______.
(3)某蓝色晶体,其结构特点是X2+、X3+离子分别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而立方体的每条棱上均有一个BC-.与A同族且相差两个周期的元素R的离子位于立方体的恰当位置上.根据其结构特点可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用最简正整数表示)______
(4)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KCl、MgO、CaO、TiN的晶体结构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如右图所示),其中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离子晶体NaClKClCaO
晶格能/kJ•mol-17867153401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Y,A、B、C、E四种元素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X、Y的水溶液的pH均为5.则两种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是______.
(2)A、B、D、E四种元素组成的某无机化合物,受热易分解.写出少量该化合物溶液与足量的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A、B、D、E四种元素组成的某无机化合物浓度为0.1mol/L时,pH最接近______.
A.5.6B.7.0   C.8.4D.13.0
(4)在一个装有可移动活塞的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2(g)+3A2(g)
魔方格
2CA3(g)
△H=-92.4kJ•mol-1.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中含有C2 0.5mol,A2 0.2mol,CA3 0.2mol,总容积为1.0L.
①如果达成此平衡前各物质起始的量有以下几种可能,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
A.C2 0.6mol,A2 0.5mol,CA3 0mol
B.C2 0mol,A2 0mol,CA3 1.2mol
C.C2 0.6mol/L,A2 0.5mol/L,CA3 0.2mol/L
②求算此平衡体系的平衡常数K=______;
③如果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0.18molC2,平衡将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理由是______.
④已知0.4mol 液态C2 A4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C2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