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下图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请根

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下图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请根

题型:咸阳模拟难度:来源:
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下图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魔方格

(1)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的NH3,需选用上述仪器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选填字母):a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h;用A装置制取NH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魔方格
(2)用图所示装置也可以制取NH3,则圆底烧瓶中的固体可以选用______(选填字母编号);
A.碱石灰        B.生石灰      C.无水氯化钙
D.无水硫酸铜    E.烧碱
(3)向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气体制纳米级碳酸钙  时,应先通入的气体是______,试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所得碳酸钙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______.
答案
(1)实验室制取氨气采用固体、固体加热型装置,所以应选A为反应装置;生成物中含有水,氨气属于碱性气体,所以应选择碱性物质吸收水蒸气,故选C;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E;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所以不能直接排空;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尾气处理应采用防止倒吸装置,用水吸收即可,故选D;注意干燥管的使用原则是大口进小口出;所以仪器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d、e、g、f.
实验室制取氨气采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的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
  △  
.
 
CaCl2+2NH3↑+H2O.
故答案为:d、e、g、f;2NH4Cl+Ca(OH)2
  △  
.
 
CaCl2+2NH3↑+H2O. 
(2)该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且氨水极易挥发,温度越高,挥发越快;碱石灰、氢氧化钠、生石灰的溶解过程放出大量的热,相当于加热,故可选ABE.
故答案为:ABE.
(3)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所以应先通入氨气;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能和碱反应生成碳酸铵,碳酸铵和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
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
故答案为NH3;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
(4)碳酸钙样品颗粒如果为纳米级,纳米级的颗粒在胶体范围内,所以具有胶体的性质,运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判断;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用一束光照射,若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是纳米级,否则不是.
故答案为: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用一束光照射,若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是纳米级,否则不是.
举一反三
据媒体报道2012年9月20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遭遇大雾.这场入秋以来的首场大雾,导致成都双流机场70个航班延误,近万名旅客滞留候机楼.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XYZ
A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
B电解质化合物
C胶体分散系混合物
D含氧酸化合物
关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正确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稀溶液
C.将小烧杯中25mL蒸馏水加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D.将小烧杯中25mL蒸馏水加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沉淀,停止加热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酒精和氯化氢都是非电解质;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Na2O和Na2O2都是碱性氧化物;⑤硝酸和氯气都可作氧化剂;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D.①③⑤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氮的固定只有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B.纯净的硅单质的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
C.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属于胶体
D.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