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通入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产生沉淀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固体,铜粉仍不溶解C.向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通入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产生沉淀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固体,铜粉仍不溶解C.向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通入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产生沉淀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向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溶液,沉淀消失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固体,速率不改变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A、SO2与CO2对应的酸都比盐酸弱,所以都不与BaCl2反应,所以通入SO2与CO2都不会生成沉淀,故A错误;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固体,铜粉会溶解,因为前者提供了氢离子,后者提供了硝酸酸离子,相当于有了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和铜发生反应,错误;  C.向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铝,再加入过量溶液,该物质能电离出氢离子,酸性较强,又溶解了氢氧化铝沉淀,正确;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固体后,有铜置换出来,形成了锌铜原电池加了反应速率,错误;
举一反三
下列实验或生产操作,其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①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后形成沉淀
②碘化银用于人工降雨
③二氧化氮经加压凝成无色液体
④溴水滴入植物油中振荡褪色
⑤水泥、砂子和水混合后硬化
⑥除去混在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化铁
A.①②③B.②④⑥C.③⑤D.①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SiO2虽是酸性氧化物,但其不溶于水,因此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Na2O2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与H2O、CO2等反应的产物不完全相同
C.CO、SO2、NO、NO2都是对大气产生污染的气体,他们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因此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最终会呈红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A、B、C、D、E,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有五种阳离子Na+、Al3+、Mg2+、Ba2+、Fe3+和五种阴离子Cl‾、OH‾、NO3‾、CO、X中的一种。
(1)某同学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
(2)为了确定X,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A和B,当C与B的溶液混合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当C与A的溶液混合时产生棕灰色沉淀,向该沉淀中滴入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最后留有白色沉淀不再溶解。则:
①X为           
A.SO       B.SO      C.CH3COO     D.SiO
②A中的化学键类型为                
③将0.02 mol的A与0.01mol的C同时溶解在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反应后,最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             (精确到0.1g);
④利用上述已经确定的物质,可以检验出D、E中的阳离子。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3)将Cu投入到装有D溶液的试管中,Cu不溶解;再滴加稀H2SO4,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X2、Y2、Z2三种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X2在Z2中燃烧生成XZ,火焰呈苍白色;X2Y常温下为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2是氯气
B.铁分别与Y2、Z2作用,可分别形成含+3、+2价铁的化合物
C.Z2具有漂白性
D.XZ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原因是XZ电离出X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酒精和硝酸银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B.乙烯和二氧化硫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水晶项链、光导纤维、玻璃、瓷器等都是硅酸盐制品
D.反应AgBr + KI =" AgI" + KBr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是因为AgI比AgBr更难溶于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