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已知在常温常压下: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H=_1275.6kJ•mol-1②H2O(l)═H2O(g)  △

Ⅰ已知在常温常压下: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H=_1275.6kJ•mol-1②H2O(l)═H2O(g)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Ⅰ已知在常温常压下: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H=_1275.6kJ•mol-1
②H2O(l)═H2O(g)  △H=+44.0kJ•mol-1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Ⅱ.甲醇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CH3OH(g) + H2O(g)  CO2(g) + 3H2(g) ;△H>0
(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H3OH(g)和3molH2O(g),20s后,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1.2倍,则用甲醇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2)判断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             
①v(CH3OH) = 3v(H2)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CH3OH、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⑤CO2和H2的浓度之比为1:3
(3)图中P是可自由平行滑动的活塞,关闭K,在相同温度时,向A容器中充入1molCH3OH(g)和2molH2O(g),向B容器中充入1.2molCH3OH(g) 和2.4molH2O(g),两容器分别发生上述反应。 已知起始时容器A和B的体积均为aL,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5aL,容器B中CH3OH转化率为      ;维持其他条件不变,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B的体积为     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Ⅲ.如图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盛放CuSO4溶液
①甲池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起始时乙池盛有200mL CuSO4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蓝色变浅,若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需要向溶液中加入0.8g CuO,则其电解后的pH为     (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2)若甲池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则甲池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CH3OH(l)+3/2O2(g)═CO2(g)+2H2O(l) ;△H=_725.8kJ•mol-1 
Ⅱ.(1)0.01mol/(L·s) (2) ③④    (3)75%      1.75a
Ⅲ.(1)①Cu2+2e- = Cu(1分)   ② 1 
(2)O2 + 2H2O + 4e- = 4OH-(2分)   
解析

试题分析:Ⅰ.根据燃烧热的概念结合题给反应: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H=_1275.6kJ•mol-1②H2O(l)═H2O(g)  △H=+44.0kJ•mol-1利用盖斯定律:①×1/2—②×2得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l)+3/2O2(g)═CO2(g)+2H2O(l) ;△H=_725.8kJ•mol-1;Ⅱ.甲醇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方程式如下:CH3OH(g) + H2O(g)  CO2(g) + 3H2(g) ;△H>0(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等温等容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分析题意知,反应前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4mol,20s后,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1.2倍,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4.8mol,增加0.8mol,结合反应方程式CH3OH(g) + H2O(g)  CO2(g) + 3H2(g) 利用差量法计算,参加反应甲醇的物质的量为0.4mol,根据v=△n/V△t计算,用甲醇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0.01mol/(L·s);(2)①v(CH3OH) = 3v(H2),不符合v = v,错误;②根据密度的定义式判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反应的进行而变化,为恒量,不能作为平衡标志,错误;③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判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反应的进行不断变化,当其不变时已达平衡,正确;④CH3OH、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正确;⑤平衡时CO2和H2的浓度之比不一定为1:3,错误,选③④ ;(3)根据题给装置图判断,B容器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等温等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已知起始时容器B的体积为aL,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5aL,反应前容器B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3.6mol,则平衡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5.4mol,气体物质的量增加1.8mol,结合题给方程式利用差量法计算参加反应CH3OH的物质的量为0.9mol,转化率为75%;维持其他条件不变,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相当于2.2molCH3OH(g) 和4.4molH2O(g)反应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进行,重新达到平衡,根据等效平衡知识判断,气体的总体积为2.75aL,则容器B的体积为1.75aL;Ⅲ.(1)①甲池为原电池,石墨棒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 = Cu;②如果起始时乙池盛有200mL CuSO4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蓝色变浅,若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需要向溶液中加入0.8g CuO,则电解生成0.01mol铜和0.005mol氧气,根据电极反应式
2H2O - 4e-=O2↑ + 4H+判断,生成的氢离子物质的量为0.02mol,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则其电解后的pH为1;(2)若甲池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则甲池为钢铁的吸氧腐蚀,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 = 4OH-
举一反三
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氢气、甲醇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
(1)甲烷水蒸气转化法制H2的主要转化反应如下:
CH4(g) + H2O(g)CO(g) + 3H2(g) △H=+206.2 kJ·mol1
CH4(g) + 2H2O(g)CO2(g) + 4H2(g) △H=+165.0 kJ·mol1
上述反应所得原料气中的CO能使合成氨的催化剂中毒,必须除去。工业上常采用催化剂存在下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易除去的CO2,同时可制得等体积的氢气的方法。此反应称为一氧化碳变换反应,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生产甲醇的原料CO和H2来源于:CH4(g) + H2O(g) CO(g) + 3H2(g)  ΔH>0
①一定条件下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a。则A、B、C三点处对应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填“<”、“>”、“="”" );

②100℃时,将1 mol CH4和2 mol H2O通入容积为1 L的定容密封容器中,发生反应,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  
b.单位时间内消耗0.1 mol CH4同时生成0.3 mol H2
c.容器的压强恒定      
d.3v正(CH4) = v逆(H2)
(3)25℃时,在20mL0.1mol/L氢氟酸中加入VmL0.1mol/L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pH=3的HF溶液和pH=11的NaF溶液中, 由水电离出的c(H+)相等
B.①点时pH=6,此时溶液中,c(F)-c(Na+)=9.9×10-7mol/L
C.②点时,溶液中的c(F)=c(Na+)
D.③点时V=20mL,此时溶液中c(Na+)=0.1mol/L
(4)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氟气通过细冰末时获得HFO,其结构式为H—O—F。HFO与水反应得到HF和化合物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低碳循环”已引起各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和有效地开发利用CO2正成为化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
(1)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
时间/min
CO
H2O
H2
CO
1
650
4
2
1.6
2.4
6
2
900
2
1
0.4
1.6
3
3
900
a
b
c
d
t
 
①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           
②实验3中,若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水蒸气,则a/b 的值_______(填具体值或取值范围)。
③实验4,若900℃时,在此容器中加入CO、H2O、CO2、H2均为1mol,则此时V    V(填“<” ,“>” ,“=”)。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g)   ΔH=-1275.6 kJ/mol
②2CO (g)+ O2(g) = 2CO2(g)  ΔH=-566.0 kJ/mol
③H2O(g) = H2O(l)  ΔH=-44.0 kJ/mol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已知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草酸氢钠(NaHC2O4)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向10 mL 0.01 mol·L-1 H2C2O4溶液中滴加10mL 0.01mol·L-1 NaOH溶液时,比较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4)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10-9。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mol/L ,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_______________mol/L。
(5)以二甲醚(CH3OCH3)、空气、H2SO4为原料,铂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与甲烷燃料电池的原理相似。请写出该电池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①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 ②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 kJ的能量 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 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
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1
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1
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由磷灰石[主要成分Ca5(PO43F]在高温下制备黄磷(P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Ca5(PO43F(s)+21SiO2(s)+30C(s)=3P4(g)+20CaSiO3(s)+30CO(g)+SiF4(g) ΔH
①上述反应中,副产物矿渣可用来________。
②已知相同条件下:
4Ca5(PO43F(s)+3SiO2(s)=6Ca3(PO42(s)+2CaSiO3(s)+SiF4(g) ΔH1
2Ca3(PO42(s)+10C(s)=P4(g)+6CaO(s)+10CO(g) ΔH2
SiO2(s)+CaO(s)=CaSiO3(s) ΔH3
用ΔH1、ΔH2和ΔH3表示ΔH,ΔH=____________。
(2)(江苏)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
①Cu(s)+2H(aq)=Cu2(aq)+H2(g)ΔH1=+64.39 kJ·mol-1
②2H2O2(l)=2H2O(l)+O2(g)ΔH2=-196.46 kJ·mol-1
③H2(g)+O2(g)=H2O(l)ΔH3=-285.84 kJ·mol-1
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化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常温下,取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 ml, 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_____ (填“A”或“B”)。

Ⅱ、丙烷在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它也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作为能源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已知:①2C3H8(g)+7O2(g)=6CO(g)+8H2O(l),△H1=-2741.8kJ/mol
②2CO(g)+O2(g)=2CO2(g)  △H2=-566kJ/mol
(1)写出丙烷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现有1mol C3H8在不足量的氧气里燃烧,生成1mol CO和2mol CO2以及气态水,将所有的产物通入一个固定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CO(g)+H2O(g)=CO2(g)+ H2(g) △H1=+41.2kJ/mol
①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体系中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v(H2)=v(CO)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    d.CO2的浓度不再反生变化
②5min后体系达到平衡,经测定,H2为0.8mol,则v(H2)=                  
③向平衡体系中充入少量CO,则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依据(1)中的反应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丙烷气体;燃料电池内部是熔融的掺杂着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其内部可以传导O2-。在电池内部O2-移向         极(填“正”或“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