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 C(s)+O2(g)=CO2(g) ΔH1=-393.5 kJ/molC(s)+H2O(g)=CO(g)+H2(g) ΔH2=+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已知: C(s)+O2(g)=CO2(g) ΔH1=-393.5 kJ/mol C(s)+H2O(g)=CO(g)+H2(g) ΔH2=+131.3 kJ/mol 则反应CO(g)+H2(g) +O2(g)= H2O(g)+CO2(g),ΔH= ____ ___kJ/mol。 (2)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由CO和H2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ΔH ①下列情形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每消耗1 mol CO的同时生成2molH2 B.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 C.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②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_______K(B)(填“>”、“=”或“<”,下同);由图判断ΔH _____0。
③某温度下,将2.0 mol CO和6.0 mol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5" mol/L,则CO的转化率= ,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3)工作温度650℃的熔融盐燃料电池,用煤炭气(CO、H2)作负极反应物,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体为正极反应物,催化剂镍作电极,用一定比例的Li2CO3和Na2CO3低熔点混合物作电解质。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H2-4e-+2CO32-=3CO2+H2O;则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 |
答案
(1)-524.8(2分) (2)①c(2分);② =(2分);<(2分);③75%(3分); 1.3(2分) (3)O2+4e-+2CO2=2CO32-(2分) |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盖斯定律和已知方程式可得,ΔH=ΔH1-ΔH2 =-393.5 kJ/mol-131.3 kJ/mol="-524.8" kJ/mol。 (2)①A项每消耗1 mol CO的同时生成2molH2 表示的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反应达到平衡。 B.根据反应方程式中气体系数可知,该反应是前后气体的减少的反应,所以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B正确; C.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C错误; D.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标志,D正确。 ②反应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图像中A、B的温度相等,所以平衡常数也相等,即K(A)= K(B);又可看出图像曲线随着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不断降低,所以温度升高对正反应不利,使平衡逆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ΔH <0。 ③ CO(g) + 2H2(g)CH3OH(g) 初始浓度(mol/L):1 3 0 转化浓度(mol/L):0.75 2.25 0.75 平衡浓度(mol/L):0.25 0.75 0.75 所以H2的转化率=0.75÷1×100%=75% 平衡常数K= c(CH3OH) / c(CO)c2(H2) ="0.75/" 0.752 0.25=1.3 (3)该电池的反应原理实质是用水煤气做燃料,制成一个燃料电池,所以电池总反应式就是水煤气的燃烧反应CO+H2 +O2=CO2+H2O,可以看出Li2CO3和Na2CO3只是做电解质并没有发生反应,所以根据已知得负极反应式消耗CO32-可推得正极反应式应生成CO32-,所以可得正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 。 |
举一反三
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无水氯化铁遇潮湿空气极易吸水生成FeCl3·nH2O。 (1)实验室用如下装置(部分加热、夹持等装置已略去)制备无水氯化铁固体。
①装置A中仪器z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②简述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制备无水氯化铁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①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简述由FeCl3·6H2O晶体得到无水氯化铁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碘量法测定所得无水氯化铁的质量分数:称取m克无水氯化铁样品,溶于稀盐酸,再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取出10 mL,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指示剂_________(填试剂名称),用c mol/L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终点时消耗V mLNa2S2O3溶液(已知:I2+2S2O32-=2I-+S4O62-)。则样品中氯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3)若已知: Fe(OH)3(aq)Fe3+(aq)+3OH-(aq) △H=a kJ/mol H2O(l)H+(aq)+OH-(aq) △H=b kJ/mol 请写出Fe3+发生水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NH3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空气可以构成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原理为4NH3+3O2=2N2+6H2O。则电解质溶液应该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25℃时.将amol·L—1的氨水与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①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满足c(NH4+)>c(Cl-))时.则反应的情况可能为 。 A.盐酸不足.氨水剩余 B.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盐酸过量 ②当溶液中c(NH4+)=c(Cl-))时.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______________. (3)在0.5L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N2与H2进行反应:N2(g)+3H2(g)2NH3(g) ∆H=bkJ/mol,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b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 ②400℃时,测得某时刻氨气、氮气、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时,此时刻该反应的v正(N2)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逆(N2). (4)已知:①4NH3(g)+3O2(g)=2N2(g)+6H2O(g) ∆H="-1266.8KJ/mol" ;②N2(g)+O2(g)=2NO(g) ∆H=+180.5KJ/mol,写出氨高温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 。 |
近几年,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雾霾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出行、身体健康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汽车尾气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降低汽车尾气危害的方法之一是在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发生的反应为:
则,△H=__________kJ(用含a、b、c、d的式子表示)。 (2)某温度下,向容积为1L的容器中充人3 mol NO和1 mol CO, N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②A点的逆反应速率逆(CO)___________B点的逆反应速率(NO)(填“>”、“<”或“=”)。 ③下列图像正确且能表明在时间T1时刻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如果该反应达平衡后,降低温度,平衡常数增大,则△H___________0(填“>”、“< ”或“=”) ④达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B.CO的体积分数增大 | C.平衡常数减小 | D.一氧化碳的浓度增大 |
|
氯原子对O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O3+Cl=ClO+O2 ΔH1 ClO+O=Cl+O2ΔH2 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示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O3+ O=2O2的ΔH=E1-E2 | B.反应O3+ O=2O2的ΔH=E2-E3 | C.反应O3+ O= 2O2是吸热反应 | D.反应O3+ O=2O2的ΔH=ΔH1+ΔH2 |
|
科学家要研究跟碳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的很多课题。 (1)焦炭可用于制取水煤气。测得12g碳与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水煤气时,吸收了131. 6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 (2)工业上可用焦炭冶炼金属,若0.5mol碳完全与赤铁矿反应,得到0.6mol铁,同时生成2种常见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碳跟水蒸气制水煤气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下列情况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选填编号.)。A.V正(H2O)=V正(H2) | B.容器中温度不再发生改变 | C.消耗nmolH2同时消耗nmolCO | D.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 | (4)温度T1时,在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积中,加入2.0molCO和2.0mol的H2,反应中c(H2O)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T1时反应C(s)+H2O(g) CO(g)+H2(g)的平衡常数的数值为_________。在第5分钟时将体系的温发升高到T2,若在第8分钟时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画出第5分钟到9分钟后c(H2O)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只要求定性表示)。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