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以用盖斯定律间接求得。已知3.6 g碳在6.4 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

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以用盖斯定律间接求得。已知3.6 g碳在6.4 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以用盖斯定律间接求得。已知3.6 g碳在6.4 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 kJ热量;已知每摩尔单质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放出热量为y kJ,则1 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ΔH为
A.-y kJ·mol-1 B.-(10x-y)kJ·mol-1
C.-(5x-0.5y)kJ·mol-1 D.+(10x-y)kJ·mol-1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3.6g碳的物质的量=3.6g÷12g/mol=0.3mol,6.4g氧气的物质的量=6.4g÷32g/mol=0.2mol。因此二者反应生成的是CO与CO2的混合气,其中CO是0.2mol,CO2是0.1mol。已知每摩尔单质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放出热量为y kJ,则生成0.1molCO2放出的热量是0.1ykJ。则生成0.2molCO放出的热量是xkJ-0.1ykJ,所以1 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ΔH=-×10kJ/mol=-(5x-0.5y)kJ·mol-1,答案选C。
举一反三
已知: 2H2(g) + O2(g) = 2H2O (l)    △H=─571.6 kJ/mol,
CO(g)+O2(g ) = CO2( g )   △H=─283.0 kJ / mol 。
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kJ 热量,同时生成 3.6 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 B.1:2 C.1:1D.2: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工业上制备 BaC12 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

(1)反应C(s) + CO2(g)2CO(g)的△H =         kJ/mol
(2)过滤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3)盐酸溶解焙烧的固体后,产生的气体用过量 NaOH 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溶液。 Na2S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4)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         。[已知:
Ksp(AgBr) = 5.4×10─13 , Ksp(AgCl) = 2.0×10─1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s)+O2(g)=CO2(g)                     △H1=-393.5 kJ/mol
(2)H2(g)+O2(g)=H2O(1)                  △H2=-285.8 kJ/mol
(3)CH3COOH(1)+2O2(g)=2CO2(g)+2H2O(1)   △H3=-870.3 kJ/mol
可以计算出2C(s)+2H2(g)+O2(g)=CH3COOH(1)的△H为
A.△H=+244.1kJ/molB.△H=-488.3 kJ/mol
C.△H=-996.6 kJ/molD.△H=+996.6 kJ/mo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甲醚(DME)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
① CO(g)+2H2(g)CH3OH(g)         △H 1=-90.7 kJ·mol-1
② 2CH3OH(g)CH3OCH3(g)+H2O(g)  △H 2=-23.5 kJ·mol-1
③ CO(g)+H2O(g)CO2(g)+H2(g)      △H 3=-41.2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则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的△H=   kJ·mol-1
(2)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H3OCH3产率的有   
A.使用过量的CO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3)反应③能提高CH3OCH3的产率,原因是   
(4)将合成气以n(H2)/n(CO)=2通入1 L的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4H2(g)+2CO(g) CH3OCH3(g)+H2O(g) △H,其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0     
B.P1<P2<P3 
C.若在P3和316℃时,起始时n(H2)/n(CO)=3,则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小于50%[
(5)采用一种新型的催化剂(主要成分是Cu-Mn的合金),利用CO和H2制备二甲醚。观察图2回答问题。催化剂中n(Mn)/n(Cu)约为   时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
(6)图3为绿色电源“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图1                       图2                      图3     
(7)甲醇液相脱水法制二甲醚的原理是:CH3OH +H2SO4→CH3HSO4+H2O,
CH3 HSO4+CH3OH→CH3OCH3+H2SO4。与合成气制备二甲醚比较,该工艺的优点是反应温度低,转化率高,其缺点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个钢铁大国,钢铁产量为世界第一,高炉炼铁是最为普遍的炼铁方法。
I.已知反应 Fe2O3(s)+ CO(g)Fe(s)+ CO2(g) ΔH=-23.5 kJ·mol-1,该反应在
1000℃的平衡常数等于4。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 0mol,反应经过l0min后达到平衡。
(1)CO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_
(2)欲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促进Fe2O3的转化,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提高反应温度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c.选取合适的催化剂
d.及时吸收或移出部分CO2
e.粉碎矿石,使其与平衡混合气体充分接触
Ⅱ.高炉炼铁产生的废气中的CO可进行回收,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反应制备甲醇:
CO(g)+ 2H2(g)CH3OH(g)。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
(2)若在温度和容器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
反应物投入的量
反应物的
转化率
CH3OH的浓度
能量变化
(Q1、Q2、Q3均大于0)

1mol CO和2mol H2
α1
c1
放出Q1kJ热量

1mol CH3OH
α2
c2
吸收Q2kJ热量

2mol CO和4mol H2
α3
c3
放出Q3kJ热量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A.c1=c2     B.2Q1=Q3   C.2α13      D.α12 =1
E.该反应若生成1mol CH3OH,则放出(Q1+Q2)kJ热量
Ⅲ.以甲烷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其成本大大低于以氢为燃料的传统燃料电池,目前得到广泛的研究,如图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若用该燃料电池做电源,用石墨做电极电解100mL 1mol/L的硫酸铜溶液,当两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时,理论上消耗的甲烷的体积为            (标况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