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平衡常数(用Ka表示)的大小可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化学式HFH2CO3HClO电离平衡常数(Ka)7.2×1

电离平衡常数(用Ka表示)的大小可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化学式HFH2CO3HClO电离平衡常数(Ka)7.2×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电离平衡常数(用Ka表示)的大小可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式
HF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Ka)
7.2×10-4
K1=4.4×10-7
K2=4.7×10-11
3.0×10-8
 
(1)已知25℃时,①HF(aq)+OH(aq)=F(aq)+H2O(l)  ΔH=-67.7kJ/mol,
②H+(aq)+OH(aq)=H2O(l)        ΔH=-57.3kJ/mol
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浓度为0.1 mol/LHF溶液加水稀释一倍(假设温度不变),下列各量增大的是____。
A.c(H+)       B.c(H+)·c(OH)     C.   D.
(3)25℃时,在20mL0.1mol/L氢氟酸中加入VmL0.1mol/L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pH=3的HF溶液和pH=11的NaF溶液中, 由水电离出的c(H+)相等
B.①点时pH=6,此时溶液中,c(F)-c(Na+)=9.9×10-7mol/L
C.②点时,溶液中的c(F)=c(Na+)
D.③点时V=20mL,此时溶液中c(F)< c(Na+)=0.1mol/L
(4)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四种溶液: ① Na2CO3溶液 ② NaHCO3溶液③ NaF溶液 ④NaClO溶液。依据数据判断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5)Na2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CO32—水解的缘故,请设计简单的实验事实证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氟气通过细冰末时获得HFO,其结构式为H—O—F。HFO与水反应得到HF和化合物A,每生成1molHF转移     mol电子。
答案
(1)HF(aq) H+(aq) +F(aq) △H=-10.4KJ·mol—1(不写可逆号扣1分)(2)CD
(3)BC (4)①④②③(或①>④>②>③,用物质名称表示也对)(5)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或变浅。(6)1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HF(aq)⇌F-(aq)+H+(aq)△H="-10.4" kJ•mol-1;(2)将浓度为0.1 mol/LHF溶液加水稀释一倍,c(H+)减小,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c(OH)增大,D选项正确。(3)A.酸碱抑制水的电离,盐促进水的电离,A选项错;B.根据电荷守恒,c(Na+)+c(H+)=c(F)+c(OH)此时溶液中, c(F)-c(Na+)=c(H+)-c(OH)=10-6-10-9=9.9×10-7mol/L ;C.根据电荷守恒和溶液呈中性,不难得到,溶液中的c(F)=c(Na+);D.③点时V=20mL,此时酸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是氟化钠盐溶液,氟离子水解,溶液中c(F)< c(Na+)=0.05mol/L。(4)酸越弱,所对应的盐溶液碱性越强;酸性:HF>H2CO3>HClO>HCO3 ,则所对应盐的碱性:Na2CO3溶液>NaClO溶液> NaHCO3溶液>NaF溶液 ;(5)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或变浅。(6)HFO的原子连接顺序为H-O-F(八隅律,最外电子均为8),H-O中电子偏向O,O呈-1,O-F电子偏向F(F电负性大于O),O呈+1,综合O的化合价为0,F的化合价-1。
举一反三
工业碳酸钠(纯度约为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O42—等杂质,提纯工艺线路如图所示:

Ⅰ.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溶质如图所示:

Ⅱ.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如下
物质
CaCO3
MgCO3
Ca(0H)2
Mg(OH)2
Fe(OH)3
Ksp
4.96×109
6.82×106
4.68×106
5.61×10-12
2.64×1039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NaOH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向含有Mg2+、Fe3+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pH=8时,c(Mg2+):c(Fe3+)=      
(2)“母液”中除了含有Na+、CO32—外,还含有           等离子。
(3)有人从“绿色化学”角度设想将“母液”沿流程中虚线进行循环使用。请你分析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并说明理由:            。
(4)已知: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532.36" kJ·mol-1
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473.63" kJ·mol-1
写出Na2CO3·H2O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S(s)+O2(g)→SO2(g) +297.16kJ,2SO2(g)+O2(g)2SO3(g)+196.6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SO2(g)的能量总和大于lmol S(s)和l molO2(g)的能量总和
B.将2 molSO2(g)与l molO2(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196.6kJ的热量
C.S(g)+O2(g)SO2(g)+Q,Q值小于297.16 kJ
D.当l mol S(s)完全转化为SO3(g)时(假设无热量损失),放出395.46kJ的热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
TiO2TiCl4Ti
已知:①C(s)+O2(g)=CO2(g)         DH=-393.5kJ·mol-1
②2CO(g)+O2(g)=2CO2(g)           DH=-566kJ·mol-1
③TiO2(s)+2Cl2(g)=TiCl4(s)+O2(g)    DH=+141kJ·mol-1
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DH是
A.-80kJ·mol-1B.-160kJ·mol-1C.160kJ·mol-1D.80kJ·mol-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1)根据右下能量变化示意图:

写出CO和NO2反应生成NO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 2NH3 (g)  ΔH<0,
其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试判断K1      K2(填“>”、“=”或“<”)
T /K
298
398
平衡常数K
K1
K2
 
(3)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v(H2)="3" v(N2)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 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4)氨气极易溶于水,常用下图实验来验证,在标准状况下,烧瓶中的氨水使酚酞变红。

请回答:                                                  
①用化学用语说明所得氨水能使酚酞变红的原因               
②250C时,将一定量的氨水与盐酸混合后pH=7,测该混合溶液中c(Cl-)与c(NH4+)关系为         (填字母序号)
a.c(Cl-)﹥c(NH4+)    b.c(Cl-)﹦c(NH4+)
c. c(Cl-)﹤c(NH4+)     d.无法判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氨气是生产化肥、硝酸等的重要原料,围绕合成氨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1)氢气既能与氮气又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是反应的条件却不相同。
已知:2H2 (g) + O2 (g) = 2H2O (g)  ΔH =" -483.6" kJ/mol
3H2 (g) + N2 (g)  2NH3 (g) ΔH =" -92.4" kJ/mol

计算断裂1 mol N≡N键需要能量      kJ , 氮气分子中化学键比氧气分子中的化学键键     (填“强”或“弱”),因此氢气与二者反应的条件不同。
(2)固氮是科学家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自然界中存在天然的大气固氮过程:N2 (g) + O2 (g) =" 2NO" (g) ΔH =" +180.8" kJ/mol ,工业合成氨则是人工固氮。
分析两种固氮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反应
大气固氮
工业固氮
温度/℃
27
2000
25
350
400
450
K
3.84×10-31
0.1
5×108
1.847
0.507
0.152
 
A.常温下,大气固氮几乎不可能进行,而工业固氮非常容易进行
B.人类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是无意义的
C.工业固氮温度越低,氮气与氢气反应越完全
D.K越大说明合成氨反应的速率越大
(3)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照甲、乙、丙三种方式分别投料, 发生反应:3H2 (g) + N2 (g)  2NH3 (g)测得甲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为40%。
 
N2
H2
NH3

1
3
0

0.5
1.5
1

0
0
4
判断乙容器中反应进行的方向       。(填“正向”或“逆向”)
达平衡时,甲、乙、丙三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大小顺序为       
(4)氨气是合成硝酸的原料,写出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