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用0.100 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学生用0.100 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 mL; |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序号填写) 。 (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 (3)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滴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 |
答案
(1)B、D、C、E、A、F (2)洗去附在滴定管内壁上的水,防止将标准溶液稀释而产生误差 (3)偏高 (4)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
解析
(2)无论是盛放标准液还是待测液的滴定管均应润洗,因为滴定管的内壁上附着的蒸馏水会将放入的溶液稀释而引起测定误差。(3)A步骤操作之前,先用待测液洗涤锥形瓶,会使待测液的体积大于20.00 mL,消耗标准液多,则测定结果偏高。(4)由于用酚酞作指示剂,故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了滴定终点。 |
举一反三
测血钙的含量时,可将2.0 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草酸铵(NH4)2C2O4晶体,反应生成CaC2O4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处理得H2C2O4后,再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Mn2+,若终点时用去20.0 mL 1.0×10-4 mol·L-1的KMnO4溶液。 (1)写出用KMnO4滴定H2C2O4的离子方程式 。 (2)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 (3)计算:血液中含钙离子的浓度为 g·mL-1。 |
25 ℃时,在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醋酸溶液,曲线如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在A点:c(Na+)>c(OH-)>c(CH3COO-)>c(H+) | B.在B点:c(OH-)=c(H+),c(Na+)=c(CH3COO-) | C.在C点:c(CH3COO-)>c(Na+)>c(H+)>c(OH-) | D.在C点:c(CH3COO-)+c(CH3COOH)=2c(Na+) |
|
(1)25 ℃时,0.1 mol·L-1 NaOH溶液的pH为 ; (2)25 ℃时,0.1 mol·L-1 NH4Cl溶液的pH 7(填“<”“=”或“>”),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将上述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次序正确的是 (填序号)。 A.c(Na+)>c(Cl-)>c(OH-)>c(H+) | B.c(Na+)=c(Cl-)>c(H+)>c(OH-) | C.c(Na+)=c(Cl-)>c(OH-)>c(H+) | D.c(Cl-)>c(Na+)>c(OH-)>c(H+) |
|
常温下,用 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 20.00mL 0.1000 mol/L CH3COOH溶液所得滴 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 + c(CH3COO-) | B.b和c点所示溶液中:c(OH-)-c(H+)=c(Na+)-c(CH3COO-) | C.d点所示溶液中:c(Na+) >c(CH3COO-) >c(OH-) >c(H+) |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 >c(CH3COO-) >c(H+)> c(Na+)>c(OH-)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mol/L,若a<7时,则该溶液可能为NaHSO4溶液 | B.中和同体积、同pH的硫酸、盐酸和醋酸所需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V(硫酸)>V(盐酸)=V(醋酸) | C.pH相等的①CH3COONa②C6H5ONa③NaHCO3溶液中,c(Na+)大小关系:②<③<① | D.已知 Ag2CrO4的Ksp为1.12×10-12,则将等体积的1×10-4 mol·L-1的AgNO3溶液和1×10-4 mol·L-1 K2Cr04溶液混合,会有Ag2CrO4沉淀产生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