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反应①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②Fe(S)+H2O(g)⇌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

设反应①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②Fe(S)+H2O(g)⇌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设反应①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②Fe(S)+H2O(g)⇌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临沂三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浙江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温度K1K2
973K1.472.38
1173K2.151.67
(1)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①的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吸热,
故答案为:吸;
(2)依据反应CO2(g)+H2(g)=CO(g)+H2O(g),根据平衡常数的概念,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
K3=
c(CO)•c(H2O)
c(H2)•c(CO2)

故答案为:
c(CO)•c(H2O)
c(H2)•c(CO2)

(3)已知:①Fe(s)+CO2(g)⇌FeO(s)+CO(g)
          ②Fe(s)+H2O(g)⇌FeO(s)+H2(g);△H=Q2
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③H2(g)+CO2(g)⇌CO(g)+H2O(g)
则:K3=
c(CO)•c(H2O)
c(H2)•c(CO2)
=
c(CO)
c(CO2)
c(H2)
c(H2O)
=
K1
K2

故答案为:K3=
K1
K2

由表中数据可知,973K时,K3=
1.47
2.38
=0.62,1173时K3=
2.15
1.67
=1.29,则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吸热,要使平衡右移,应减少CO的量或升高温度,故选:DF;
(4)图甲中t2时刻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平衡不移动,改变的条件为增大压强或加入催化剂,图乙中t2时刻改变条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一氧化碳浓度减小,可以采用降低温度或增大水蒸气的浓度或减小氢气的浓度,
故选:增大压强或加入催化剂;降低温度或增大水蒸气的浓度或减小氢气的浓度;
将等质量且过量的两份锌粉a、b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下列各图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魔方格
B.
魔方格
C.
魔方格
D.
魔方格
对下列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魔方格
A.根据图①可推知反应A2(g)+3B2(g)⇌2AB3(g)的△H>0
B.图②可表示压强(P)对反应 2A(g)+2B(g)⇌3C(g)+D(s)的影响
C.图③中由A点到B点可采取的措施是向溶液中加入CH3COONa溶液
D.根据图④,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加入CuCO3调节pH至3~5
设C+CO2⇌2CO1△H=Q1kJ•mol-1反应速度为v1,N2+3H2⇌2NH3△H=-Q2kJ•mol-1反应速度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Q1、Q2均为正值)(  )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增大,减小D.减小,增大
在室温下,一定量同种规格的铝片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开始时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0.25mol•L-1盐酸50mLB.0.2mol•L-1盐酸12mL
C.0.50mol•L-1盐酸20mLD.18mol•L-1硫酸15mL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右图可得出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C.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且T2>T1
D.b点时,平衡体系中A、B原子数之比接近1:3
魔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