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反应3A(g)+B(g)C(s)+4D(g)+Q,右图中a、b表示一定条件下,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若要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增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已知反应3A(g)+B(g)C(s)+4D(g)+Q,右图中a、b表示一定条件下,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若要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增大B的浓度 ②升高反应温度 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加压) ④加入催化剂( )
|
答案
D |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像可知,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和a曲线比较,反应的平衡状态没有变化,但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减少。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因此改变的条件只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答案选D。 点评: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一般是温度、浓度、压强等,在具体判断时一般遵循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分析 |
举一反三
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可逆反应2A(g) 2B(g)+C(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要使B的物质的量增大,而正反应速率降低,可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A的物质的量 | B.减小A的物质的量 | C.升高体系的温度 | D.减小体系的压强 |
|
(10分)自然界的矿物、岩石的成因和变化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地壳内每加深1km,压强增大约25000~30000 kPa。在地壳内SiO2和HF存在以下平衡: SiO2(s) +4HF(g)SiF4(g)+ 2H2O(g) ΔH =" —148.9" kJ/mol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在地壳深处容易有 气体逸出,在地壳浅处容易有 沉积。 (2)如果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 (选填编号)。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3)如果上述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选填编号)。 a.2v正(HF)=v逆(H2O) b.v正(H2O)=2v逆(SiF4) c.SiO2的质量保持不变 d.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 (4)若反应的容器容积为2.0L,反应时间8.0 min,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了0.12 g/L,在这段时间内HF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
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 ΔH<0,下图表示SO2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图上标有A、B、C、D、E五个点,其中能表示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的是( )
A.A点 B.B、D两点 C.C点 D.E点 |
已知反应:2HBr(g) Br2(g)+H2(g),在四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Br2、H2起始的浓度为0,反应物HBr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
| 实验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1
| 800℃
| 1.0
| 0.80
| 0.67
| 0.57
| 0.50
| 0.50
| 0.50
| 2
| 800℃
| C2
| 0.60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3
| 800℃
| C3
| 0.92
| 0.75
| 0.63
| 0.60
| 0.60
| 0.60
| 4
| 820℃
| 1.0
| 0.40
| 0.25
| 0.20
| 0.20
| 0.20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上表数据分析,2HBr(g) Br2(g)+H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实验2中HBr的初始浓度C2=1.0 mol/L C.实验3反应速率小于实验1的反应速率 D.实验4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
(10分)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Ⅰ. SO2+2H2O+I2===H2SO4+2HI Ⅱ. 2HIH2+I2 Ⅲ. 2H2SO4===2SO2+O2+2H2O (1) 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Ⅲ易在常温下进行 b.反应Ⅰ中SO2氧化性比HI强 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H2O d.循环过程产生1 mol O2的同时产生1 mol H2 (2) 一定温度下,向1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I(g),发生反应Ⅱ,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 0~2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 。 ② 该温度下,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 。 ③ 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 是原来的2倍。 a.平衡常数 b.HI的平衡浓度 c.达到平衡的时间 d.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 (3) 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反应时若加入少量下列试剂中的 ,产生H2的速率将增大。 a.NaNO3 b.CuSO4 c.Na2SO4 d.NaHSO3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