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

(16分)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试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中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将表中序号处应填内容)。

          ②          ③          ④

(2)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上图所示。
a.请根据右上图实验Ⅰ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30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p-CP)=     ,以及300s时p-CP的降解率为          
b.实验Ⅰ、Ⅱ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c.实验Ⅲ得出的结论是:pH=10时,                 
(3)可通过反应Fe3+ + SCN Fe(SCN)2+ 来检验反应是否产生铁离子。已知在一定温度下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Fe3+)="0.04" mol/L,c(SCN)=0.1mol/L,c[Fe(SCN)2+]=0.68mol/L,则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答案
(1)① 313  ② 3  ③ 6.0  ④ 0.30        (各1分)
(以下每空2分)
⑤ 探究pH对降解速率的影响
(2)4.8×10-6 mol/(L·s) (若数值正确,不写单位或单位错误给1分)
80%(或0.8)         增大        降解速率为0
(3) 170 L/mol 或170 (mol/L)-1 (只要数值正确,写不写单位均给满分)
解析
(1)对比实验的基本思想是控制变量法,可以在温度相同时,变化浓度,或者在浓度相等时,变化温度;
(2)a、根据反应速率公式v=,,降解率=×100%来计算;
b、根据实验①②的数据来回答;
c、在pH=10时,根据降解率=×100%来计算;
(3)反应Fe3++SCN-Fe(SCN)2+的平衡常数K=来计算。
解;(1)对比实验的基本思想是控制变量法,温度相同时,变化浓度,在浓度相等时,变化温度,故答案为:313;3;6.0;0.30;探究pH对降解速率的影响;
(2)a.应在50-30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p-CP)===
4.8×10-6 mol?L-1?s-1,300s时p-CP的降解率=×100%=80%,故答案为:4.8×10-6mol?L-1?s-1;80%;
b.根据实验数据内容可以看出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c.根据实验数据内容可以看出pH=10时,降解速率为零,故答案为:零;
(3)反应Fe3++SCN-Fe(SCN)2+的平衡常数K== =170L/mol。
故答案为170。
举一反三
(共16分)如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可逆反应:A(g)+B(g) xC(g)的生成物 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    曲线表示无催化剂时的情况,速率: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乙图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别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和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平衡混合气体中充入He气后的情况,则    曲线表示恒温恒容的情况,此时该恒温恒容中
C%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根据丙图可以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      热反应(填:放热、吸热),计量数x的值是       
(4)丁图表示在某固定容器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某物理量随着温度(T)的变化情况,根据你的理解,丁图的纵坐标可以是        ,[填:①C% ②A的转化率 ③B的转化率④压强⑤c(A)⑥c(B)];升温平衡移动的方向为    。(填:左移或右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分)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和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X和Z可形成X2Z,X2Z2两种化合物,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元素。
⑴ 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⑵在一定条件下,容积为1L密闭容器中加入1.2molX2和0.4molY2,发生如下反应:
3X2 (g)  + Y2(g) 2YX3(g)    △H  反应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

①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用化学式表示) ,  K=         
②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则△H      0(填>,<)。
⑶A1是四种元素中三种元素组成的电解质,溶液呈碱性,将0.1mol·L-1的A1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12,则A1的电子式为          
⑷B1、B2是由四种元素三种形成的强电解质,且溶液呈酸性,相同浓度时B1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B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其原因是                
⑸A2和B1反应生成B2,则0.2mol/LA2和0.1mol/L B1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在25℃时,向100ml含氯化氢14.6g的盐酸溶液里放人5.60g纯铁粉(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反应开始至2min末,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氢气。在此之后,又经过4min,铁粉完全溶解。则:
(1)在前2min内用FeCl2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
(2)在后4min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
(3)前2min与后4min相比,反应速率较快的是 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煤化工产业链的一部分,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该产业链中某反应的平衡表达式为:K=
它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在一定温度下,在同一平衡体系中各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C(s)+CO2(g)  2CO(g),K1
CO(g)+H2O(g)  H2(g)+CO2(g),K2
C(s)+H2O(g)  CO(g)+H2(g),K3
则K1、K2、K3之间的关系为                          
(2)煤化工通常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已知等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反应器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H2(g)+CO2(g),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
温度/℃
400
500
800
平衡常数K
9.94
9
1
该反应的逆反应方向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若在500℃时进行,设起始时CO和H2O的起始浓度均为0.020mol/L,在该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3)对于反应N2O4(g)2NO2(g);△H=Q(Q>0),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不同的温度比较:T1 > T­­­2
B.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C.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     
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实现
(4)如右图,采用NH3作还原剂,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催化剂,测量逸出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从而确定烟气脱氮率,反应原理为:NO(g) + NO2(g) + 2NH3(g)  2N2(g) + 3H2O(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注:脱氮率即氮氧化物转化率)
A.上述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
C.曲线①、②最高点表示此时平衡转化率最高
D.催化剂①、②分别适合于250℃和450℃左右脱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2Y(g) 3Z(g)+2W(g),该X、Y的初始浓度分别为3.0 mol·L-1和1.0 mol·L-1,达平衡后,测出下列各生成物的浓度数据中肯定错误的是                   (  )  
A c(Z)=0.75 mol·L-1                 B c(Z)=1.2 mol·L-1
C c(W)=0.80 mol·L-1                D c(W)=1.0 mol·L-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