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A、B、C、D四种金属片,①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B上有气泡产生;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C上发生还原反应;③把B、D用导线

现有A、B、C、D四种金属片,①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B上有气泡产生;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C上发生还原反应;③把B、D用导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现有A、B、C、D四种金属片,①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B上有气泡产生;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C上发生还原反应;③把B、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电子流动方向为:B→导线→D,则下列关于金属活动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
A.B>A>C>D        B.A>B>D>C       C.A>B>C>D      D.B>A>D>C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在原电池中,负极金属的活泼性一般强于正极金属的活泼性,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判断电池的正负极,进而可以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强弱关系。
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B上有气泡产生,说明A是负极,B是正极,所以活泼性:A>B;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C上发生还原反应,说明C是正极,D是负极,则金属性是D>C;③把B、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电子流动方向为:B→导线→D,这说明B是负极,D中正极,则金属性是B>D,综上可知金属活泼性顺序是:A>B>D>C,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针对性强,难易适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特别是电极名称的判断,然后依据原电池中反应现象判断金属的活泼性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将锌片和铜片以下图所示两种方式分别插入同浓度稀硫酸中。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标号)。
A.装置甲、乙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装置甲、乙中稀硫酸的浓度均减小
C.装置乙中锌片是正极,铜片是负极
D.装置乙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装置甲快
(2)装置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导线上通过0.2 mol电子,消耗锌的质量为        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在反应过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B.铜片作正极,锌片作负极
C.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D.溶液中Cu2+移向负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燃料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处于充满空气和少量氢气的玻璃槽中.由于气体可以混合从而省去了昂贵的燃料隔离膜,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边为该电池的负极
B.该电池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C.该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
D.该电池正极反应为O2+4e=2O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在2009年推出了国产燃料电池概念汽车,该车装有“绿色心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如图是某科技杂志登载的该电池原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作时“X极”周围溶液的酸性增强
B.氢气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图中标出的“Y极”实际是原电池的负极
D.工作过程中,质子(H)从“Y极”一边透过质子交换膜移动到“X极”一边与OH反应生成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 ==="4LiCl" +S +S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___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