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通入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 4OH-B.反应一段时间后,甲池中溶液的pH降低C.

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通入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 4OH-B.反应一段时间后,甲池中溶液的pH降低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通入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 4OH
B.反应一段时间后,甲池中溶液的pH降低
C.乙池中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
D.当乙池中的某一电极质量增加 10.80g时, 理论上甲池中消耗的气体至少为840mL(标准状况下)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装置图可知,甲池是甲烷燃料电池,乙池是电解池。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正极得到电子,所以氧气在正极通入,甲烷在负极通入。则B电极的碳棒是阳极,A电极的铁是阴极。甲池中电解质是氢氧化钾溶液,则通入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4OH,A正确;甲池中的总反应式是CH4+2KOH+2O2=K2CO3+3H2O,所以反应一段时间后,甲池中溶液的pH降低,选项B正确;电极B是阳极,溶液中的OH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不正确;乙池中A电极是溶液中的银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是Ag+e=Ag。析出银的质量是10.80g,物质的量是0.1mol,转移0.1mol电子,则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消耗甲烷的物质的量是0.1mol÷8=0.0125mol,氧气的物质的量是0.1mol÷4=0.025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025mol+0.0125mol)×22.4L/mol=0.84L=840ml,D正确,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特别是电极名称、电极反应式、电极产物的判断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有关电化学的计算,一般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进行。
举一反三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平行放入稀硫酸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的pH增大
B.溶液中的Zn2+浓度增大
C.溶液中的SO42 浓度增大
D.溶液的密度增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 e-=Al3+
B.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 e-=Al3+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盛放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    棒;乙池中的       棒。
②在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若两池中均盛放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乙池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池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待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蓝色褪去,这是因为过量的Cl2将生成的I2氧化。若反应的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乙池转移0.02mol电子后停止实验,池中溶液的体积是200mL,则溶液混匀后的pH=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B.烧杯中溶液逐渐呈蓝色
C.锌片逐渐溶解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各容器中盛有稀硫酸,能形成原电池且铁为正极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