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图所示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子从大量产生气泡的一极流出B.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为蓝色C.(假设溶液体积不变)烧杯内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

关于如图所示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子从大量产生气泡的一极流出B.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为蓝色C.(假设溶液体积不变)烧杯内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关于如图所示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子从大量产生气泡的一极流出
B.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C.(假设溶液体积不变)烧杯内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总和逐渐减小
D.逐渐溶解的一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
A.该原电池中,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电子流入大量产生气泡的一极,故A错误;
B.该原电池中,负极上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锌离子无色,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溶液中没有铜离子产生,所以溶液不变蓝色,故B错误;
C.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溶液中阳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故C正确;
D.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导致锌逐渐减少,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举一反三
按图示装置,开关闭合后,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且乙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丙(溶液)
ACuFeFe2(SO43
BFeFeCuCl2
CZnFeH2SO4
DCFeNaOH
如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两个烧杯分别依次盛放200mL饱和食盐水、足量的AgNO3溶液,a、b、c、d四个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d电极质量增加了2.16g.据此回答问题:
(1)电源的N端为______极;
(2)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
(3)电极c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______;
(4)甲溶液的pH为______(设溶液体积仍为200mL);
(5)欲在丙烧杯中实现铁的表面镀上一层锌,则电解质溶液为______,e电极的材料是:______,f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下列关于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电子沿导线由正极流向负极
B.双液原电池中两个隔离的半电池通过盐桥连接,KCl盐桥中K+朝正极定向迁移
C.在电解池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该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爱迪生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Fe+NiO2+2H2O
充电



放电
Fe(OH)2+Ni(OH)2,下列对该蓄电池推断错误的是:(  )
①放电时,Fe参与负极反应,NiO2参与正极反应
②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OH)2+2e-═Fe+2OH-
③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
④放电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2H2O-2e-═Fe(OH)2+2H+
⑤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浸入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A.③B.③④C.④D.①②⑤
下列各组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组成锌铜原电池
B.用图2所示装置在铁棒上镀锌
C.用图3所示装置测定稀硫酸和稀NaOH反应的中和热
D.用图4所示装置研究温度对2NO2(g)⇌N2O4(g)平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