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两座工厂的主要生产流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生产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与上图中“设备A”的作用相当的实验装置是        。(2)“溶液B”也可以用下列物质

下图是两座工厂的主要生产流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生产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与上图中“设备A”的作用相当的实验装置是        。(2)“溶液B”也可以用下列物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是两座工厂的主要生产流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生产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与上图中“设备A”的作用相当的实验装置是        

(2)“溶液B”也可以用下列物质中的什么物质代替?     
a.KAl(SO4)2·12H2O      b.ClO2        c.大量O3      d.K2Cr2O7       e.活性炭
(3)聚氯化铝在生产过程中作       剂,其作用是             ,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化学原理如下(用Al3+代表聚氯化铝):                       
(4)上图中下方的工厂主要生产两种气体和一种常见强碱,通常称为         工业。
(5)加入“三种试剂”主要是为了除去粗食盐水中的Ca2+、Mg2+、SO42-等杂质,按加入的先后次序写出化学式                            。
(6)制取“溶液B”的方法现在已作了改进,其原理图,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装置中发生的反应:                      。

答案
(1)c
(2)b
(3)混凝剂(或化学沉降剂)   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质   Al3++3H2OAl(OH)3(胶体)
(4)氯碱  
(5)NaOH、BaCl2、Na2CO
(6)Cl- + H2O ClO- + H2
解析

试题分析:(1)湖水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因此通过设备A可以过滤除去得到溶液,所以与上图中“设备A”的作用相当的实验装置是c,其中a是洗气,b是蒸馏,d是分液,答案选c。
(2)根据流程图可知,设备C是净水的,因此设备B是消毒的,其中能由于消毒的是二氧化氯,其中a是明矾,作为净水剂,臭氧和重铬酸钾具有氧化性,一般不能用于水的消毒,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答案选b。
(3)聚氯化铝在生产过程中作混凝剂(或化学沉降剂),其作用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质,其化学原理如下(用Al3+代表聚氯化铝)Al3++3H2OAl(OH)3(胶体),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
(4)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属于氯碱工业。
(5)Ca2用碳酸钠除去,Mg2用氢氧化钠除去,SO42用氯化钡除去,最后加入盐酸酸化。但由于过量的氯化钡要用碳酸钠来除,所以碳酸钠必需放在氯化钡的后面,而氢氧化钠可以随意调整,所以加入的先后次序的化学式可以是NaOH、BaCl2、Na2CO3
(6)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氯气溶解在氢氧化钠中生成次氯酸钠和水,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Cl- + H2O ClO- + H2↑。
举一反三
1 L K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c(S)="2.0" mol·L-1,用石墨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溶液中c(K+)为(  )
A.2.0 mol·L-1B.1.5 mol·L-1
C.1.0 mol·L-1D.0.5 mol·L-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a、b两个质量相等的Pt电极电解AlCl3和CuSO4的混合溶液[n(AlCl3)∶n(CuSO4)=1∶9]。t1时刻a电极得到混合气体,其中Cl2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mL(忽略气体的溶解);t2时刻Cu全部在电极上析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t2时,两电极的质量相差3.84 g
C.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增大
D.t2时,b的电极反应是4OH--4e-=2H2O+O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B、C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阳离子
Na、K、Cu2
阴离子
SO42-、OH
 
如图1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中依次盛放足量的A溶液、足量的B溶液、足量的C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16 g。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M为直流电源的________极,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2)计算e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乙烧杯中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使丙烧杯中的C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写出要加入的物质和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黄铜矿精矿为原料,制取硫酸铜及金属铜的工艺如下所示:
Ⅰ.将黄铜矿精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含有少量CaO、MgO、Al2O3)粉碎。
Ⅱ.采用如下装置进行电化学浸出实验

将精选黄铜矿粉加入电解槽阳极区,恒速搅拌,使矿粉溶解。在阴极区通入氧气,并加入少量催化剂。
Ⅲ.一段时间后,抽取阴极区溶液,向其中加入有机萃取剂(RH)发生反应:2RH(有机相)+Cu2(水相) R2Cu(有机相)+2H(水相)
分离出有机相,向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使Cu2得以再生。
Ⅳ.电解硫酸铜溶液制得金属铜。
(1)黄铜矿粉加入阳极区与硫酸及硫酸铁主要发生以下反应:
CuFeS2+4H=Cu2+Fe2+2H2S
2Fe3+H2S=2Fe2+S↓+2H
①阳极区硫酸铁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电解过程中,阳极区Fe3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阴极区,电极上开始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后有固体析出,一段时间后固体溶解。写出上述现象对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实验室进行步骤Ⅲ,分离有机相和水相的主要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加入有机萃取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
(4)步骤Ⅲ,向有机相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Cu2得以再生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5)步骤Ⅳ,若电解200 mL 0.5 mol·L-1的CuSO4溶液,生成铜3.2 g,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可防治碘缺乏病,KI、KIO3曾先后用于加碘盐中。
(1)工业上可以通过铁屑法生产KI,其工艺流程如下:

①反应Ⅰ生成铁与碘的化合物,若该化合物中铁元素与碘元素的质量比为21∶127,则加入足量碳酸钾时,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A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用冰水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KIO3可以通过H2O2氧化I2先制得HIO3,然后再用KOH中和的方法进行生产。
①烹饪时,含KIO3的食盐常在出锅前加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制得1 284 kg KIO3固体,理论上至少需消耗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________ kg。
③KIO3还可通过下图所示原理进行制备。电解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电解结束后阴极区的pH与电解前相比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