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 下图为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示意图。(1)在甲图中,锌极为________极(填“正”或“负”),该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 下图为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示意图。
(1)在甲图中,锌极为________极(填“正”或“负”),该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值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或“不变”)。 (2)在乙图中,a和b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a极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则电源的M极为______极,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乙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假如电路中有4 mol电子通过,a电极理论上析出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L(标准状况)。 |
答案
(1)负 Zn—2e—=Zn2+ 变大 (2) 负 2Cl——2e—=Cl2↑ 2NaCl+2H2O2NaOH+H2↑+Cl2↑ 44.8L |
解析
(1)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锌是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石墨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所以溶液的酸性会降低,pH变大。 (2)a极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说明a极是阴极,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因此M是电源的负极,N是正极,b是阳极,溶液中的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根据电极反应式可知,当电路中有4 mol电子通过时,生成氢气和氯气都是2mol,所以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都是2mol×22.4L/mol=44.8L。 |
举一反三
(14分)如何防止铁的腐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点内容。为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序号
| 内容
| 实验现象
| 1
|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干燥空气中一个月
| 干燥的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 2
|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空气中一小时
| 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 3
|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空气中一个月
|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 4
|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 铁丝表面略显灰暗
| 5
|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 6
| 将浸过氯化钠溶液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 铁丝表面灰暗程度比实验5严重
| 回答以下问题: ⑴上述实验中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填实验序号) ,在电化学腐蚀中,负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 ,正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 。 ⑵由该实验可知,可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是 。 ⑶下列对金属制品采取的防护方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在电线的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层 B.在自行车钢圈上镀上一层金属铬 C.在海轮的铁制外壳上焊上铜块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铁表面镀铜,铜作阳极 |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 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 | D.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溶解的铜与阴极析出的铜质量相等 |
|
下列措施不能有效防止钢铁腐蚀的是A.在钢铁中加入铬 | B.把钢铁零件放在机油中保存 | C.在较小钢铁制品的表面包裹塑料 | D.在大型铁壳船表面喷涂油漆并铆上铜块 |
|
分别放置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都盛有0.1 mol·L-1的H2SO4溶液)中的四个相同的纯锌片,腐蚀最慢的是 |
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镍(Ni)镉(Cd)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碱性电池,至今仍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但由于镉是致癌物质,故镍镉电池有逐渐被其它可充电电池取代的趋势。镍镉电池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溶液,电池在充、放电时的工作原理为: Cd(s) + 2 NiOOH(s)+2 H2O(l)Cd(OH)2(s) + 2 Ni(OH)2(s) 下列关于镍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的负极反应是:Cd(s) - 2e-+2OH-(aq)=Cd(OH)2(s) | B.充电时的阳极反应是:Ni(OH)2(s) - e-+OH-(aq)=NiOOH(s)+H2O(l) | C.放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正极有1 mol NiOOH被还原 | D.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增大,正极区pH减小,但整个电池的pH基本保持不变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