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推理中,正确的是(  )A.将镁和铝用导线连接再插进稀NaOH溶液中,镁条上产

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推理中,正确的是(  )A.将镁和铝用导线连接再插进稀NaOH溶液中,镁条上产

题型:深圳二模难度:来源:
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将镁和铝用导线连接再插进稀NaOH溶液中,镁条上产生气泡,说明镁比铝活泼
B.在溴水中通入SO2气体,溴水褪色,说明SO2有漂白性
C.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D.某溶液用盐酸酸化,无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SO42-
答案
A、镁和铝用导线连接再插进稀NaOH溶液中,形成原电池,金属铝为负极,金属镁不和氢氧化钠反应,故A错误;
B、在溴水中通入SO2气体,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B错误;
C、金属铜和浓硫酸的反应需要加热条件,金属铜和浓硫酸在常温下不反应,铁和铝遇到冷的浓硫酸发生钝化,故C错误;
D、某溶液用盐酸酸化,无现象,可以排除碳酸根、银离子以及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SO42-,故D正确.
故选D.
举一反三
A、B、C、D、E、F、G七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E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中,E原子的半径最大;B、C和F在周期表中相邻,B、C同周期,C、F同主族,F原子的质子数是C原子质子数的2倍;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X和Y(相对分子质量X<Y );D形成的分子为单原子分子.回答问题:
(1)D元素的名称为______,F形成的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2)写出液态化合物Y的一种用途______.
(3)用某种金属易拉罐与A、C、E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可充填气球,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使用这种气球存在的隐患是______.
(4)P和Q两种物质都是由A、C、E、F四种元素组成的盐,其水溶液都显酸性,等物质的量的P和Q恰好完全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由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W可作为火箭推进器中的强还原剂,已知一个W分子和一个Y分子中都含有18个电子,0.5mol液态W和足量液态Y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B2和液态X,并放出408.8kJ热量.查资料可知:
2Y(1)=2X(1)+C2(g)△H=-196.4kJ•mol-1写出液态W与气态C2反应生成液态X和气态B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还可设计为原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请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
(6)G为氯,以K2CrO4为指示剂,用标准硝酸银溶液可以测定溶液中Cl-的浓度,已知Ksp(AgCl)=1.56ⅹ10-10,Ksp(Ag2CrO4)=1.10ⅹ10-12,Ag2CrO4为砖红色,则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2mol/L-1 H2SO4 溶液B.18mol/L-1 H2SO4溶液
C.6mol/L-1 KOH 溶液D.3mol/L-1 HNO3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H2SO4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⑤Na2CO3
A.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的是(  )①NaHCO3     ②Al     ③Al2O3     ④Al(OH)3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组合中,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化合物是(  )
①Al          ②Al2O3       ③Al(OH)3      ④NaHCO3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