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氯气可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中溶解2体积的氯气,溶于水的氯气一部分与水反应,该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某同学欲验证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

(1)氯气可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中溶解2体积的氯气,溶于水的氯气一部分与水反应,该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某同学欲验证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氯气可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中溶解2体积的氯气,溶于水的氯气一部分与水反应,该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某同学欲验证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而非其他成分,现有①干燥氯气 ②稀盐酸  ③新制氯水  ④有色布条  ⑤稀硫酸  ⑥食盐水.他选用合适试剂,至少要做的三个实验是(用简要文字说明,不必验证水是否具有漂白作用)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3)多余氯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
(1)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则化学反应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
(2)因氯水的成分为HCl、HClO、Cl2、H+、ClO-、Cl-、OH-,则利用盐酸、干燥的氯气、新制氯水即可验证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
①稀盐酸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②干燥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③新制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三个实验对比即说明HClO具有漂白性,
故答案为:稀盐酸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干燥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新制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3)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化学反应为2NaOH+Cl2=NaCl+NaClO+H2O,故答案为:2NaOH+Cl2=NaCl+NaClO+H2O.
举一反三
为了探究HClO的漂白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通入Cl2后,从集气瓶A中干燥的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从集气瓶B中湿润的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其中发生的反应是______.
(2)氯水中加入K2CO3产生气体,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
(3)C的作用是______,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为保证实验安全,当氯气以每分钟1.12L(标准状况)的流速通入时,若实验需耗时4分钟,小烧杯中盛2mol•L-1的NaOH溶液的体积至少应为______ mL.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图中a、b、c表示止水夹).请对其方案进行完善或评价;

魔方格
 
(1)实验室将B、C、E相连后,以______、______、(填写名称)为原料可制取Cl2,为接下来研究氯气的化学性质做准备.
(2)利用实验室常用方法制取氯气,将A、C、E相连,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题型:长宁区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有无色气
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
某学生应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X是含有空气和水蒸气的氯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魔方格

(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2)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该实验装置设计上存在的缺陷为______,合理的设计方案应在方框中添加盛有______溶液的烧杯;
(4)要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A、B、C的连接顺序还可以改变为______,若将X气体通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请利用下列装置及试剂组装一套装置.其流程是,先制取纯净干燥的Cl2(不收集),后试验干燥的Cl2和潮湿的Cl2有无漂白性.

魔方格

(1)按气体从左向右流向将各装置依次连接起来(填接口标号):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最后接______接______.
(2)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4)C瓶中的现象是______,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以上事实说明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______.
如图是探究氯气某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氯气还是氯水具有漂白性.
(2)该实验的现象是:A装置中红纸条______,B装置中红纸条______(填“褪色”或“不褪色”)实验结论是: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制得氯气通到______中干燥;实验后氯气尾气通入______ 中处理,反应方程式为______.魔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