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压下氮气会聚合生成高聚氮,这种高聚氮的晶体中每个氮原子都通过三个单键与其它氮原子结合并向空间发展构成立体网状结构(如图)。已知晶体中N — N键的键能为16

在高压下氮气会聚合生成高聚氮,这种高聚氮的晶体中每个氮原子都通过三个单键与其它氮原子结合并向空间发展构成立体网状结构(如图)。已知晶体中N — N键的键能为16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高压下氮气会聚合生成高聚氮,这种高聚氮的晶体中每个氮原子都通过三个单键与其它氮原子结合并向空间发展构成立体网状结构(如图)。已知晶体中N — N键的键能为160kJ·mol-1 ,而N ≡ N的键能为942kJ·mol-1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聚氮与氮气互为同位素
B.14g高聚氮含3.01×1023个氮原子
C.高聚氮中氮原子间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
D.高聚氮转变成氮气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A、高聚氮与氮气互为同素异形体。错误。B、14g高聚氮含6.02×1023个氮原子.错误。C、高聚氮中氮原子与氮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正确。D、高聚氮转变成氮气由于没有电子的得失,所以是非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举一反三
(13分)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FeO等物质)。某课题以此粉末为原料,设计如下工艺流程对资源进行回收,得到Ce(OH)4和硫酸铁铵:

已知:
ⅰ.酸性条件下,铈在水溶液中有两种主要存在形式,易水解,有较强氧化性。
ⅱ.CeO2不溶于稀硫酸
ⅲ.硫酸铁铵[aFe2(SO4) 3·b(NH4) 2SO4·cH2O]广泛用于水的净化处理。
(1).操作Ⅰ的名称是            ,检验硫酸铁铵溶液中含有NH4+的方法是:               
(2).反应①之前先要洗涤滤渣B,其目的是为了除去           (填离子符号)。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4).用滴定法测定制得的Ce(OH)4产品纯度。

滴定时所用定量仪器的读数精确为   ;若所用FeSO4溶液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进行滴定,则测得该Ce(OH)4产品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称取14.00g硫酸铁铵样品,将其溶于水配制成100mL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沉淀并烘干灼烧至恒重得到1.60g固体;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0.5mol/L Ba(NO3)2溶液100mL,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陈述Ⅰ、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动物油脂相对不容易被氧化
油脂工业通常要将液态油脂氢化
B
HNO3具有酸的通性
硝酸常用作金属铜加工前的酸洗
C
明矾可以净水
浑浊的石灰水加入明矾会变澄清
D
Si是一种非金属单质
单质Si能与NaOH溶液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分) (1)某实验小组的甲同学用图l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

①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        
②试管a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填序号)。
A.立即补加B.不需补加C.冷却后补加D.重新配料
③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i)               ;(ii)                    
④试管b中盛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                    
⑤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2)该小组的乙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的NO2气体。
①图2中仪器n的名称是       
②请在方框内画出用集气瓶收集NO2的装置图。
③写出仪器n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该小组的丙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NH3和O2的混合气体,并且利用图3所示装置验证NH3的某些性质。m中加入浓氨水,q中加入碱石灰,e内放置催化剂(铂石棉),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x→y→z→h。
①图2仪器n内需加入固体试剂的名称为       
②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 性,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Cu(NO3)2溶液
B.为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加入盐酸溶解
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则水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O(l)H+(aq)+OH-(aq)ΔH= +57.3 kJ·mol-1
D.生铁发生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负极反应均为:Fe-2e- =Fe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硝酸盐的受热分解进行探究。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分别加热了Ca(NO32、Cu(NO3)2、AgNO3三种固体。(加热及夹持装置未画出)

(1)甲同学加热的是Ca(NO32。加热过程发现:装置②中产生 气泡,部分石蕊试液被压至装置③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②中的气体,木条复燃;分析装置①中剩余的固体得知,剩余固体中含有N元素,且显+3价。请写出Ca(NO32受热分解后生成产物的化学式:                                    
(2)乙同学加热的是Cu(NO3)2。加热过程发现:装置②中也有气泡产生,但在上升的过程中消失。石蕊试液逐渐变为红色,液体几乎不被压至装置③中。装置①中的固体逐渐变为黑色。请写出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丙同学加热的是AgNO3。加热过程发现:装置②中也有气泡产生,但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部分消失,剩余的气体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石蕊试液也逐渐变为红色,有少量液体被压至装置③中。装置①中的固体逐渐变为黑色。丙同学据此写出了AgNO3受热分解可能的两种化学方程式:
(Ⅰ)4AgNO3 2Ag2O+4NO2↑+O2↑   (Ⅱ)2AgNO32Ag+2NO2↑+O2↑。
Ⅰ、Ⅱ中正确的是      ,并说明理由: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的:                           
(4)由上述3个实验的结果,请你推测硝酸盐受热分解的规律:                      
(5)标况下如丙同学操作,称量ag硝酸银,受热完全分解后,读取量筒体积为bml,求硝酸银的分解率:____________(化简成整数比例关系,可不用化成小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