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及现象,可以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图1              图2                  图3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及现象,可以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图1              图2                  图3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及现象,可以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

图1              图2                  图3             图4
 
实验现象
结论
A.
图1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Al>Fe>Cu
B.
图2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C.
图3左边烧杯变浑浊,右边烧杯不变浑浊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D.
图4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非金属性:Cl>C>Si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答案
解析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本题实际是从物质的性质、实验装置、实验原理等方面对实验进行评价的考查。图1左烧杯中形成的原电池铝作负极,铁作正极,活动性Al>Fe,右烧杯中形成的原电池铁作负极,铜作正极,活动性Fe>Cu,A项正确;图2可能是过量的氯气将KI氧化,该项不能证明氧化性Br2>I2,B项错误;图3中Na2CO3应放在大试管中,NaHCO3应放在小试管中,C项错误;图4所用稀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故D项错误。
10430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141207①加热时试管中盛液量不超过1/3容积;②制溴苯时圆底烧瓶上方要安装..
33508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389967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浓FeCl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制备Fe(OH..
371641现有含CaO杂质的CaC2试样。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以下三种方..
332245含CO、N2、H2、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灼热的..
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B.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KmnO4 溶液
C.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D.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A.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H2SO4清洗
B.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
C.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D.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于较浓盐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E.用10mL的量筒量取4.80mL的浓硫酸  
F.不慎接触过多的氨,及时吸人新鲜的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
用18mol/L的硫酸配制100mL 1.0mol/L硫酸,若实验仪器有:
A.100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胶头滴管           G.50mL烧杯         H.100mL容量瓶
(1)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填写标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cm~2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cm~2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下列关于一些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科网
A.将SO2通入品红溶液、KMnO4溶液,溶液皆褪色,若加热,溶液颜色皆复原。
B.明矾具有净水功能,可除去碱性废水或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C.实验室可用烧碱溶液处理含SO2和C12的废气
D.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液




步骤一:这种油在80℃~87℃区间内蒸馏时,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法拉第当时测得这种化合物的熔点为5.5℃,沸点为82.2℃
步骤二:在阳光照射下,让氯气与这种物质作用,生成两种物质。
步骤三:这种碳氢化合物蒸汽通过热的氧化铜(催化剂),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再用装有固体氢氧化钠和无水氯化钙的吸收管完全吸收。
若0.782g蒸汽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相当于0.721g碳和0.061g氢。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步骤一,蒸馏装置如上图,蒸馏的原理是:                         ,欲蒸馏出苯,加热方式最适宜用:                                           。
⑵写出步骤二中苯与氯气光照生成对二氯苯的化学方程式:                       
⑶步骤三中,甲装置盛放的药品是                         
⑷当时相对原子质量为C=6,H=1,法拉第当时测出的苯的最简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