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B
用铂丝蘸取溶液Y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溶液Y中含Na,不含K
C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
出现白色沉淀
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D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A、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一定是硫酸钡,但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如果溶液中含有SO32,也可以被氧化生成SO42,所以A不正确;B、用铂丝蘸取溶液Y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一定含有钠离子。但由于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因此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钾离子,B不正确;C、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则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弱,C不正确;D、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所以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析出碳酸氢钠固体,D正确,答案选D。
举一反三
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
A.乙酸乙酯和水、乙醇和水、葡萄糖和水
B.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
C.乙酸乙酯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D.乙酸和水、甲苯和水、己烷和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
A.HNO3溶液(H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CO2(SO2),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洗气
C.KNO3晶体(NaCl),蒸馏水,结晶
D.C2H5OH(CH3COOH),加足量CaO,蒸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纯碱中滴加足量浓盐酸,将所得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B
取某溶液少量,加入经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42
C
取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该Fe(NO3)2试样已经变质
D
取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液滴入盛水的烧杯中,在液体表面出现油滴
皂化反应不完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
制备Fe(OH)3胶体
B
向AgCl和水的混合物中滴加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验证溶解度AgI小于AgCl
C
淀粉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后,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D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检验气体中有乙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除去Fe粉中混有的I2:加热使I2升华
B.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MgCl2:加入KOH溶液后过滤,滤液蒸发结晶
C.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碳酸氢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蒸发结晶
D.除去氢氧化镁中混有的氢氧化钙:加入水中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氯化镁溶液,加适量水过滤洗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