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亚锡(Su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查阅资料:I.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

硫酸亚锡(Su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查阅资料:I.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硫酸亚锡(Su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查阅资料:
I.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II.SnC1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Sn(OH)Cl]。
回答下列问题:
(1)SnC12粉末需要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2)在SnC12溶液中加入Sn粉的作用有两个:①调节溶液pH ②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I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所用锡粉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将试样溶于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Sn+2HCl═SnCl2+H2↑;
②加入过量的FeCl3,发生的反应为:SnCl2+ FeCl3= SnCl4+ FeCl2
③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滴定生成的Fe2+,发生的反应为:6FeCl2+K2Cr2O7+14HCl═6FeCl3+2KCl+2CrCl3+7H2O
滴定时,K2Cr2O7溶液应该装在_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若取2.0g锡粉,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mol/L K2Cr2O7溶液40.00mL,锡粉中锡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SnCl2+H2OSn(OH)Cl+HCl(2)防止Sn2+被氧化(3)漏斗、玻璃棒、烧杯(4)酸式;71.4%
解析

试题分析:(1)SnCl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存在平衡SnCl2+H2OSn(OH)Cl+HCl,加入盐酸,使该平衡向左移动,抑制Sn2+水解;(2)由题意知Sn2+易被氧化,加入Sn粉除调节溶液pH外,还防止Sn2+被氧化;(3)由流程图可知,操作Ⅰ是从溶液中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只能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故用到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玻璃棒、烧杯;(4)碱式滴定管的胶管与重铬酸钾溶液会有一定的氧化和吸附,影响浓度;令锡粉中锡的质量分数为x,则:
Sn~Sn2+~2Fe3+~2Fe2+K2Cr2O7计算.
119g                            mol
2.0g×x               0.100mol/L×0.040L
=
解得x=71.4%,
举一反三
根据Mg能在CO2中燃烧,某兴趣小组推测Na应该也能在CO2中燃烧,且固体产物可能为C、Na2O和Na2CO3中的两种或三种。该小组用如下图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已知PdCl2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虚线方框内应选用    装置(填下图字母代号),如何检验所选装置的气密性     

(2)装置2中所盛试剂为       
A.NaOH溶液             B.饱和NaHCO3溶液
C.饱和Na2CO3溶液        D.饱和NaCl溶液
(3)检测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并装好药品后,在点燃酒精灯前应先进行装置1中的反应操作,待观察到     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4)由实验现象和进一步的探究得出反应机理。
A.装置6中有黑色沉淀生成;
B.取反应后直玻管中的固体物质23.0g溶于足量的水中,无气泡产生且得到澄清的溶液;将溶液加水稀释配成250 mL的溶液;
C.取25.00ml步骤B的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将生成的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质量为1.97g。
①步骤C中不溶物干燥前必须经过洗涤,如何检验该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②该探究得出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硫酸渣是用黄铁矿制造硫酸过程中排出的废渣,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约45%,Fe2O3约40%,Al2O3约10%,MgO约5%。目前我国已经在技术上取得突破——从硫酸渣中分离出各种成分并加以利用。其流程和相关数据如下:

查资料得知:
物质名称
溶度积(Ksp)
pH值
开始沉淀
完全沉淀
Mg(OH)2
5.6×10-12
9.3
10.8
Fe(OH)3
2.8×10-16
2.7
3.7
Al(OH)3
1.3×10-33
3.7
4.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固体A的化学式为          
(2)若要测定溶液的pH是否达到3.7,下列实验用品中可选用的是      
A.石蕊试液     B.广泛pH试纸    C.精密pH试纸    D.pH计
(3)完成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溶液D生成固体E     ;      ②溶液F生成固体G      
(4)要将固体C、固体E和固体G都转化为相应的稳定氧化物,需进行的实验操作为     
(5)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请计算溶液H中c(Mg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四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开来的是(   )
①AgNO3溶液、稀氨水
②NaAlO2  KHCO3  NaCl  NaHSO4
③HNO3、Na2SO3、Na2SO4、BaCl2
④AlCl3、NaAlO2
A.①B.①②④C.①②③D.全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合成其他香料。实验室制备1-乙氧基萘的过程如下:

已知:①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
物质
相对分
子质量
状态
熔点(℃)
沸点(℃)
溶解度

乙醇
1-萘酚
144
无色或黄色菱形结晶或粉末
96℃
278℃
微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
1-乙氧基萘
172
无色液体
5.5℃
267℃
不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
乙醇
46
无色液体
-114.1℃
78.5℃
任意比混溶
 
 
②1-萘酚的性质与苯酚相似,有难闻的苯酚气味,苯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粉红色。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将72g1-萘酚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加入5mL浓硫酸混合。将混合液置于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实验中使用过量乙醇的原因是                    

(2)反应结束,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有机层。为提纯产物有以下四步操作:①蒸馏;②水洗并分液;③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④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
A.③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3)实验测得1-乙氧基萘的产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4)提纯的产品经测定为43g,本实验中1-乙氧基萘的产率为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和己烷
B.用BaCl2溶液鉴别SO42-和SO32-
C.用浓HNO3与Cu 反应制备NO2
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