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或反应 | 原理解释 | |
A.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对熔化的铝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
B. |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NH4+ |
C. | 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比镀锌铁易腐蚀 | 锡比锌活泼 |
D. | 2CO=C+O2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 该反应△H>0,△S<0 |
下列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
[ ] | ||
A.在制备硝酸钾晶体实验中先常温减压过滤,后高温常压过滤 B.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将氢氧化钠和盐酸混合反应后的最高温度作为末温度 C.火柴头中的氯元素检验的实验中,将火柴头(未燃烧)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加AgNO3溶液、稀硝酸,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氯元素 D.原电池实验中,可以往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一些还原剂增强电池的放电效果(去极化作用) | ||
有一瓶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Mg2+、Ba2+、Al3+、 Fe3+、SO42-、CO32-、Cl-和I-。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2)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后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3)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及滴加完毕后,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 (4)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5)将(3)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判断: 在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 。 | ||
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分别为K+、Ag+、Ca2+、Ba2+、Fe2+、Al3+,阴离子分别为Cl-、OH-、CH3COO-、 ,现将它们分别配成0.1 mol/L的溶液(所有离子均不重复),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②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小时; ③向D、E溶液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D中无明显现象;E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底,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后,最后变成红褐色; ⑤向D溶液中逐滴加入A溶液,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沉淀消失。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A~E各是何种物质: 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 E. __________; F. 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