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请回答有关实验问题:(1)下面的四个实验装置有三个都存在明显缺陷,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2)要检验上面B装置氨气已集

(16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请回答有关实验问题:(1)下面的四个实验装置有三个都存在明显缺陷,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2)要检验上面B装置氨气已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请回答有关实验问题:
(1)下面的四个实验装置有三个都存在明显缺陷,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2)要检验上面B装置氨气已集满的操作是                  则试管已集满。
(3)ClO2是一种安全、高效、广谱、强力***菌剂,其性质如右表:
色态
溶于碱
超过1Kpa、受热或遇光
常温气体
-59-11℃红黄色液体
生成亚氯酸盐和氯酸盐
爆炸
①由右表可以看出:保存液态ClO2的条件是密封、       ;ClO2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观察右下“图A”,要从NaClO2溶液制得不含结晶水的晶体,操作是蒸发结晶,控制条件是       ;应控制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            
②工业用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某学生拟用下图B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制法制取并收集液态ClO2,请模仿下图B的装置图和图例,在答题卡的相应图中补充完善装置图,并作必要的标注。
答案
(1)(2分)B(2分) (2)(2分)取用水湿润的pH试纸(或红色石蕊试纸,或粘有浓氨水的玻棒)靠近b管口(1分),若试纸变红(或有白烟,1分)) (3)(12分)① 低温避光(2分)
ClO2+2OH-=ClO2-+ClO3-+H2O(2分) 略高于(或大于)38℃(2分) 减压蒸发(2分。说明: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常压在略高于38℃时蒸发留在母液中的NaClO2太多,只有减压时蒸发,在略高于38℃时水分挥发多一些、母液少一些。若答为38-60℃或之间的数值给1分)
②(见右图)其中画出温度计位置正确1分、标注1分,画出烧怀和冰(或冰水)1分、标注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A、乙醇易挥发,挥发出的乙醇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褪色,因此不能说明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并检验产物,A不正确;B、熟石灰与氯化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正确;C、分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出口处,C不正确;D、实验室制备乙烯时需要控制溶液的温度为170℃,温度计应该放在溶液中,D不正确,答案选B。
(2)氨气是碱性气体,因此要检验上面B装置氨气已集满的操作是取用水湿润的pH试纸(或红色石蕊试纸,或粘有浓氨水的玻棒)靠近b管口,若试纸变红(或有白烟))则试管已集满。
(3)①由右表可以看出二氧化氯受热或遇光易爆炸,因此保存液态ClO2的条件是密封、低温避光;二氧化氯与碱反应生成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因此ClO2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2OH-=ClO2-+ClO3-+H2O;由于二氧化氯超过1Kpa时受热或遇光易爆炸,因此控制条件是减压蒸发;观察右下“图A”可知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含有结晶水,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从NaClO2溶液制得不含结晶水的晶体,应控制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略高于(或大于)38℃。
(4)由题给信息可知,温度过高,二氧化氯的水溶液有可能爆炸,应降低反应温度,温度低于100℃的水浴加热应用温度计控制温度,为防止在较高温度下发生爆炸,且在-59-11℃时二氧化氯呈红黄色液体,因此应用冷水吸收,则正确的装置图为(见答案)。
举一反三
(15分)已知:BaSO4(s)+4C(s) 高温4CO(g)+BaS(s)
工业上以重晶石矿(主要成分BaSO4,含杂质Fe2O3、SiO2)为原料,通过下列流程生产氯化钡晶体(BaCl2·nH2O)。

(1)若按以上流程在实验室焙烧重晶石矿,回收处理所产生的气体,恰当的方法是     (填字母编号)。
a.用澄清石灰水吸收气体    b.用浓硫酸吸收气体    c.点燃气体
(2)焙烧重晶石矿时,可能发生的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两个)。
(3)为测定产品氯化钡晶体(BaCl2·nH2O)中的n值,设计下列实验步骤,请补充完善空缺项的实验步骤:①称量样品;②灼烧样品;③置于      (填仪器名称)中冷却;④       ;⑤恒重操作。恒重操作的目的是     ;若最终测出的n值偏大,可能的实验操作误差原因是    (举例一种情况)。
(4)用下列装置组合也可完成(3)中实验。请选择下列恰当的装置组合(称量、加热和夹持仪器省略),完成上述实验:            (用装置代号以“A ……”形式表示,每套装置不可重复使用)

(5)将重晶石矿与碳、氯化钙共同焙烧,可以直接得到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SO4+4C+CaCl2高温4CO+CaS+BaCl2。以下是从焙烧后的固体中分离得到氯化钡晶体的实验流程设计(已知硫化钙不溶于水,易溶于盐酸)。请在空格方框横线上填写操作名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 分)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一定条件下,NO 与NO2存在下列反应:NO(g)+NO2(g)N2O3(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2)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喷淋), 其目的是                     ;滤渣可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3)该工艺需控制NO 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 颐1。若n(NO):n(NO2)>1 颐1,则会导致                  ;若n(NO):n(NO2)<1 颐1,则会导致                         
(4)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B. [实验化学]
次硫酸氢钠甲醛(NaHSO2·HCHO·2H2O)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应用广泛。以Na2SO3、SO2、HCHO 和锌粉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烧瓶中(装置如图 所示) 加入一定量Na2SO3和水,搅拌溶解,缓慢通入SO2,至溶液pH 约为4,制得NaHSO3溶液。步骤2:将装置A 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向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在80 ~ 90益下,反应约3h,冷却至室温,抽滤。步骤3:将滤液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装置B 的烧杯中应加入的溶液是                     
(2)①步骤2 中,反应生成的Zn(OH)2会覆盖在锌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防止该现象发生的措施是                            
    。②冷凝管中回流的主要物质除H2O 外还有                     (填化学式)。
(3)①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                        (填仪器名称)。②滤渣的主要成分有                            (填化学式)。
(4)次硫酸氢钠甲醛具有强还原性,且在120益以上发生分解。步骤3 中不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实验室制备苯乙酮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备过程中还有等副反应。
主要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

(I)合成:在三颈瓶中加入20 g无水AlCl3和30 mL无水苯。为避免反应液升温过快,边搅拌边慢慢滴加6 mL乙酸酐和10 mL无水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率,使反应液缓缓回流。滴加完毕后加热回流1小时。
(Ⅱ)分离与提纯:
①边搅拌边慢慢滴加一定量浓盐酸与冰水混合液,分离得到有机层
②水层用苯萃取,分液
③将①②所得有机层合并,洗涤、干燥、蒸去苯,得到苯乙酮粗产品
④蒸馏粗产品得到苯乙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过程中要求无水操作,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乙酸酐和苯的混合液一次性倒入三颈瓶,可能导致_________________。
A.反应太剧烈B.液体太多搅不动C.反应变缓慢D.副产物增多
(4)分离和提纯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中是否可改用乙醇萃取?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液漏斗使用前须___________________并洗净备用。萃取时,先后加入待萃取液和萃取剂,经振摇并________________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卷上静置片刻,分层。分离上下层液体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然后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6)粗产品蒸馏提纯时,下来装置中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可能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低沸点杂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的实验正确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