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实验目的或实验结论A向盛有2 mL 0.1 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1 mo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实验目的或实验结论A向盛有2 mL 0.1 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1 mo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或实验结论
A
向盛有2 mL 0.1 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1 mol/L 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5滴0.1 mol/L KI溶液
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B
向1 mL 20% 的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 min,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证明蔗糖能发生水解反应
C
水浴加热浓硝酸、浓硫酸和苯的混合物后,直接蒸馏分液后得到的粗产品     
制备纯硝基苯
D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A、氯化钠和碘化钾的量太小,沉淀转化现象不明显,错误;B、验证蔗糖的水解产物,应先加碱中和硫酸使溶液呈碱性后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错误;C、制取的硝基苯中含有苯、酸的杂质,所以需要经过水洗、碱洗、水洗、干燥后再蒸馏,得纯硝基苯,错误;D、稀硫酸的浓度不同,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正确,答案选D。
举一反三
(12分)乙醚极易挥发、微溶于水、是良好的有机溶剂。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在不同温度下反应能生成乙烯或乙醚。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乙醚和乙烯。

1.制乙醚:在蒸馏烧瓶中先加入10 mL乙醇,慢慢加入10 mL浓硫酸,冷却,固定装置。加热到140℃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继续滴加10 mL乙醇,并保持140℃,此时烧瓶c中收集到无色液体。
(1)Ⅰ和Ⅱ是反应发生装置,应该选择               (选答“Ⅰ”或“Ⅱ”)与装置Ⅲ相连。
(2)乙醇通过分液漏斗下端连接的长导管插入到液面下加入,目的有二,一是使反应物充分混合,二是
                                                                     
2.Ⅲ中水冷凝管的进水口是     (选答“a”或“b”)。冰盐水的作用是                         
3.有同学认为以上装置还不够完善,一是溴水可能倒吸,二是尾气弥漫在空气中遇明火危险。该同学设
计了以下几种装置与导管d连接,你认为合理的是(选填编号)              

4.反应一段时间后,升温到170℃,观察到反应物变为黑色,溴水褪色。写出实验过程中有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写两个方程式)                                                                   
5.实验中收集到的乙醚产品中可能含有多种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提纯方案:

(1)分液步骤除去产品中的酸性杂质,则X可以是                              
(2)蒸馏操作可除去的杂质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过量CO2通入CaCl2溶液中
无白色沉淀
生成Ca(HCO3)2溶于水
B
常温下将Al片插入浓硫酸中
无明显现象
Al片和浓硫酸不反应
C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D
将SO2通入溴水中
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海波,它可看成是用一个S原子取代了Na2SO4中的一个O原子而形成的。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类比学习思想,并通过实验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Na2S2O3与Na2SO4结构相似,化学性质是否也相似呢?
【实验探究】取适量Na2S2O3晶体,溶于水制成Na2S2O3溶液,进行如表所示的探究,完成表中有关内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现象解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探究①A.            
B.向pH=2的硫酸中滴加Na2S2O3溶液
a.溶液pH=8
b.            
i.                         
ii. S2O32+2H=S↓ +SO2↑ +H2O
探究②C.向新制氯水(pH<2)中滴加少量Na2S2O3溶液
c.氯水颜色变浅
iii.                         
【实验结论】探究①                     探究②                           
根据探究①和探究②的结论,Na2S2O3和Na2SO4化学性质                 
【问题讨论】
(1)甲同学向探究②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据此甲同学认为氯水可将Na2S2O3氧化。你认为此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请你重新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Na2S2O3能被氯水氧化。你设计的方案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乙酰苯胺是一种白色有光泽片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是磺胺类药物的原料,可用作止痛剂、退热剂、防腐剂和染料中间体。
乙酰苯胺的制备原理为:
实验参数:
名称
式量
性状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度
苯 胺
93
无色油状液体,
具有还原性
1.02
184.4
微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乙醚等
乙 酸
60
无色液体
1.05
118.1
易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乙醚
乙酰苯胺
135
白色晶体
1.22
304
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
易溶于乙醇、乙醚
实验装置:(见右图)
注:刺形分馏柱的作用相当于二次蒸馏,用于沸点差别不太大的混合物的分离
实验步骤:                                                     
步聚1: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无水苯胺9.1mL,冰醋酸17.4mL,锌粉0.1g,安装仪器,加入沸石,给反应器均匀加热,使反应液在微沸状态下回流,
调节加热温度,使柱顶温度控制在105℃左右,反应约60~80min,反应生成的水及少量醋酸被蒸出,当反应基本完成时,停止加热。
步聚2: 在搅拌下,趁热将烧瓶中的物料以细流状倒入盛有100mL冰水的烧杯中,剧烈搅拌,并冷却烧杯至室温,粗乙酰苯胺结晶析出,抽滤、洗涤、干燥,得到乙酰苯胺粗品。
步聚3: 将此粗乙酰苯胺进行重结晶,待结晶完全后抽滤,尽量压干滤饼。产品放在干净的表面皿中晾干,称重,计算产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       
(2)为何要控制分馏柱上端的温度在105C左右       
(3)通过什么现象可判断反应基本完成       
(4)步聚1加热可用       (填“水浴”或“油浴”),步聚2中结晶时,若冷却后仍无晶体析出,可采用的方法是    
(5)洗涤乙酰苯胺粗品最合适的试剂是         
A. 用少量冷水洗                        B. 用少量热水洗
C. 先用冷水洗,再用热水洗             D. 用酒精洗
(6)该实验最终得到纯品8.1克,则乙酰苯胺的产率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编号
实验目的
碳粉/g
铁粉/g
醋酸/%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0.5
2.0
90.0

醋酸浓度的影响
0.5
 
36.0

 
0.2
2.0
90.0
(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             腐蚀,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  (“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                                   

(3)该小组对图2中0~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                              
……
(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验收集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2的方案。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