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实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操作或事实实验目的或结论A淡黄色试液红褐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BBr2FeBr3KBr制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实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操作或事实实验目的或结论A淡黄色试液红褐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BBr2FeBr3KBr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实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或事实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淡黄色试液红褐色沉淀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
B
Br2FeBr3KBr
制备少量KBr溶液
C
无色试液焰色呈黄色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不含钾元素
D
H3PO3+2NaOH(足量)=Na2HPO3+2H2O
H3PO3属于三元酸

答案
B
解析
A:淡黄色溶液加入碱液后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说明原溶液一定含有铁离子,但阴离子并不能确定,错误;
B:实验与结论均正确
C:原溶液呈可能含有钾元素,因为并没有透过钴玻璃确认,错误
D:H3PO3中和后只能得到Na2HPO3说明它是二元酸
故答案为B
举一反三
(12分)饮用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NO3将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NO3能氧化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II),使其失去携氧功能。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某兴趣小组提出如下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已知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一种混合物,则在溶液中铝粉和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方案中选用熟石灰调节pH,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调节pH时,若pH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    的利用率降低。
⑶用H2催化还原法也可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已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均可参与大气循环,则催化还原法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饮用水中的NO3  主要来自于NH4。已知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  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  。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试写出1 mol NH4 (aq)全部氧化成NO3  (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里需要480mL 0.10mol/L的CuSO4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12.5g胆矾(CuSO4·5 H2O),溶于500mL水配成溶液
B.称取12.0g胆矾(CuSO4·5 H2O),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1.0g CuSO4,配成500mL溶液
D.称取12.5g胆矾(CuSO4·5 H2O),配成500mL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图1所示装置研究反应速率的有关问题。

(1)取一段镁条,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使镁条浸入锥形瓶内的稀盐酸中。足量镁条与一定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①请在图3 的方框中画出上述反应的速率(mL/min)与时间(min)的关系曲线。

②在前4min内,镁条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在4min之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请简述其原因:                                                             
(2)某同学发现,纯度、质量、表面积都相同的两铝片与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差别很大,铝和盐酸反应速率更快。他决定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同学认为: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的其他条件,那么,两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
原因Ⅰ: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没有影响;
原因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Ⅲ: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Ⅳ:Cl-、SO42-均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Cl-影响更大;
原因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即得出了正确结论。他取了两片等质量、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到盛有同体积、c(H+)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两试管的规格相同)中:
a.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或KCl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b.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若观察到实验a中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原因Ⅲ是正确的。依次类推。该同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Cl-对反应具有加速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小组以苯甲酸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并用制得的苯甲酸甲酯进行碱性水解的实验。
I.制取苯甲酸甲酯:已知有关物质的沸点如下表:
物质
甲醇
苯甲酸
苯甲酸甲酯
沸点/℃
64.7
249
199.6
实验装置如下:

(1)简述第一步混合液体时,最后加入浓硫酸的理由是
                                                               
若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有同位素18O,写出能表示反应前后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2)分液时上层液体从                     出来;接受馏分时温度控制在      
(3)此制取过程比教材中乙酸乙酯的制备复杂很多,写出用此过程制备苯甲酸甲酯的两大优点:                                       
II、苯甲酸甲酯碱性水解

(4)写出苯甲酸甲酯碱性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写出苯甲酸甲酯碱性水解实验装置中A的作用                      
III、苯甲酸甲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6)符合下列条件的结构
①可以发生银镜反应②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③不具备其它环状结构④不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共有      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
Ⅰ.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成分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
(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
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