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下列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上图中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

某课外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下列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上图中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课外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下列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

上图中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 甲管有刻度(0-50毫升),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室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试回答:
(1)上述装置中与制取氢气所用装置原理相似的是(填各装置的字母):          
(2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3)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                            
(4)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B的作用是          
(5)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
a.                                                                                               
b.                                                                  
答案
(1) 上述装置中与制取氢气所用装置原理相似的是(填各装置的字母):   C       
(2)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⑤③④⑥⑦②①⑧                                               
(3)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 石灰石       和  稀盐酸          
(4)装置A的作用是  吸收反应中剩余的二氧化碳                                                  
装置B的作用是  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                                                   
(5)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
a.读数时要调节E中甲乙的液面使其同一高度                                                               
b.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解析

举一反三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
解释
A
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
浓硝酸不稳定
B
浓硫酸可使PH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吸水性
C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D
Cl2和SO2均可使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Cl2和SO2均有漂白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SO2与少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分)
(2)反应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中每转移2.5mol的电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                  mol.(2分)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CO2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
假设1:只存在SO32-; 假设2:只存在ClO
假设3: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
假设4:                                            .(2分)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3moLL-1H2SO4、0.01molL-1KMnO4、紫色石蕊试液.(每空2分)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moLL-1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
 
步骤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C.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是含有大量的H
D.验证某不纯的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先加过量的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测定溶液的pH
B.称NaOH固定质量时。将NaOH固体放在垫有滤纸的托盘上进行称量
C.苯酚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
D.浓硫酸溅在皮肤上,应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Na2CO3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操作有(     )
A.滴定前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过
B.滴定前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盐酸后又加蒸馏水
C.滴定前读数方法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
D.滴定前尖嘴中气泡未排除即进行滴定,滴定后尖嘴无气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